新国学网:后WTO时代的东亚多边合作(图)

编辑:秋痕 来源:早报
 

《东亚经济圈》林华生著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王少普
  上海交通大学环太平洋研究中心主任
  林华生教授是出生于马来西亚的华人,先后赴日本、英国留学,现为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这种经历,使他能熟练地使用中文、马来文、日文、英文,而且几乎都达到了母语的水平。
  多种语言能力,使林华生教授的研究,具有了广阔的视野和敏锐性。林教授最近增补出版的新书《东亚经济圈》,就带有这样的明显特点。
  2000年到2007年,东亚经济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受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痛定思痛,进一步提升了加强地区合作的自觉性,以增强在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条件下,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同时,中国终于加入了WTO。在这样的基础上,东亚各国及东亚经济圈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要求和趋势。该书收录了作者从2000年6月到2007年3月围绕东亚经济圈问题而发表的54篇论文。
  林华生教授敏锐地把握住了这种新的要求和趋势,2000年6月13日,他撰写的评论文章《当前东亚研究的重点是什么?》强调“中国加入WTO及亚洲经济重组方面的研究”应该是当前东亚研究的重点。同时,林华生教授预见到,美国因素、中日关系、东盟作用,是东亚多边合作能否发展、如何发展的关键问题。他指出:“在亚洲,美国虽然受到俄罗斯和中国等国的牵制,在欧洲虽然也受到法德为主的欧盟的牵制,但是,美国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独一无二的‘一国中心’主义国家。”这种情况,不利于东亚多边合作的发展。他指出:“中国或日本,谁能先与东盟签订FTA或者在‘东盟10+3’中,谁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不仅对当事国,对东亚多边合作机制,甚至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都将有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长期在日本任教的教授,林华生特别深入地分析了日本对东亚多边合作的态度。战后日本一直主张自由贸易,不签双边条约和多边条约。同时,日本农林水产业人口是自民党的重要票源。因此,自民党长期对农业采取保护政策。但是,中国在2000年提出与东盟建“10+1”之后,日本坚持以前的贸易政策,就很难生存,所以要迎头赶上。他并就中日如何在东亚多边合作问题上加强协调,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林华生教授的意见是他的个人意见,但也是东亚多边合作人心所向的反映。从这个角度看,他的新著———《东亚经济圈》正是东亚多边合作潮流卷起的一朵绚丽浪花。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东亚,合作,时代,WTO
下一篇: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将更加尊重电影创造者||上一篇:存档二十年前那些校园诗歌(图)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