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故宫:主动或被动 彷徨在文化传承与市场突围间(3)

编辑:秋痕 来源:经济观察报
 
被动发展中的体制争议

    除了品牌、人才和资金之困,李文儒还在考虑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文化事业单位发展文化产业,究竟应该以事业单位身份还是以企业身份去运作?他说,故宫博物院走上文化产业之路后被迫所作的体制变革,成为故宫博物院发展文化产业中遇到的最大的争议。

   据悉,一直以来,故宫博物院都作为一个由政府投入的全民所有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进行管理。而发展文化产业则是企业行为,不同于单纯的事业管理。为发展文化产业,故宫博物院经历了对原有管理体制进行变革的阵痛。机构上,故宫博物院于2005年成立了经营管理处,作为专门的机构管理故宫博物院文化产业的经营和发展。体制上,故宫博物院实行事业、产业部门划清,加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力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两条线各自独立的模式进行管理。现在,服务处更名为故宫文化服务中心,作为独立的法人进行经营运作。原服务处主任现任该中心法人代表。当记者问到董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等一般公司组成元素时,李文儒表示现在中心的运作还不那么正规,因此并没有董事会或者监事会。提到中心现在的效益,李文儒说,故宫文化服务中心的运作几乎是无成本运作,盈利是必然的,如何进一步扩大盈利才是中心应当考虑的事情。

   “当然,故宫发展文化产业是指博物馆服务性工作可以进行产业化运作,而不是博物馆整体实行产业化发展。”针对如何处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关系的疑问,李文儒说,故宫博物院的全民所有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性质是不能变的。

    “故宫博物院现在的这种发展文化产业的体制是存在风险的,没有一套完整的监管制度,可能导致今后出现很多问题。”陈少峰说,事业单位经营产业,做不好就很容易造成国有品牌形象受到损害。如果监管不完善造成无限度的开发,也不利于文物保护。如此开发文化产业,更容易造成核心技术的流失,如文物复原技术等,技术人才也容易被挖走。他建议,故宫博物院在选用人才和选择合作方时要审慎,一旦选择不利,很容易被合作方转嫁风险或滋生腐败现象。

   陈少峰建议中国文化事业单位参照法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做法,在获取资金上可采取赞助、募捐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目前国家事业单位分流改革,有些事业单位要进行市场化改革,而有些重要的事业单位,如故宫博物院,应该让国家全面养起来才是最好的。”

    据悉,在法国,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能依法参与文化赞助活动,而作为补偿,企业可获得减免税收或者享有冠名权等各种不同的回报。除了政府和企业,还有一些代表少数特殊群体利益的组织,即各类专业协会,这些协会多数是以非盈利为目的,一般是因情趣相投而聚合在一起的文化活动爱好者,如音乐协会、话剧协会、舞蹈协会等。这些组织的活动经费主要是靠会员缴纳的会费或募捐与赞助,少部分来自地方政府补贴。由于协会以非盈利为目的,其资金来源和用途都要受到财务及税务的严格审计,特别是享受政府补贴的协会更是如此。在一系列大型古文物的修复和重大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中,都能见到法国企业和这些协会的身影。“虽然法国的文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和其它的公务员是一致的,不存在我国这样的问题,但他们发展文化产业有很严格的监管是值得我国借鉴的,此外,我们也可以像法国那样尝试着拉一些公益赞助作为补贴。”陈少峰说。

关键字: 内容标签:故宫,突围,传承,彷徨,被动,主动,文化,市场
下一篇:第18届白玉兰奖揭晓 相声起家的大山成话剧明星||上一篇:山东枣庄政府宣布将重建二战遗址台儿庄古城(图)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