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孔祥东:竭尽所能创作传唱世界的《孔子歌》

编辑:汀滢 来源:齐鲁晚报
 

4月8日,著名钢琴家孔祥东应中国孔子基金会等单位之邀来到泰安,参加大型动画片《孔子》的剧本讨论会。他表示,要尽其所能,创作一首能在世界传唱的《孔子歌》

  满面春风的孔祥东以经典的光头形象出现在记者面前,这位被西方媒体盛赞为“一个世纪只能出一到两个真正能激动人心的天才钢琴家”热情而健谈。话题围绕奥运歌曲《永远的朋友》和即将创作的《孔子歌》展开,孔祥东充满自信地表示,身为音乐人,就要做好歌,而在他心目中,一首好歌,应该是唱着激动,听着温暖,旋律能够在人们的记忆中永恒回荡。

  《永远的朋友》  

  不仅是一首奥运歌

  记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日前备受各界关注,在几首待选歌曲中,由您与意大利著名作曲家乔治·莫洛德尔联袂创作的《永远的朋友》呼声很高。

  孔祥东:我只能说这首歌曲我们已经做到极致,十分靠近奥运精神真谛,对于能否最终成为奥运主题歌,只能听天由命。

  记者:您觉得由谁来演唱这首歌曲最合适呢?

  孔祥东:这首歌的版权现在属于奥组委。如果让我来选演唱者的话,我认为必须由华语歌手参与。像孙楠、李玟、张惠妹等,他们都很棒,中国音乐人的实力需要全世界关注与支持。

  记者:听过这首歌就会发现,乐曲有着非常强烈的中国风韵,如果拿它和《手拉手》等其他奥运歌曲比较就不难发现,它就像我们本次奥运会的会徽一样,有着比较鲜明的中国情感和民族特色在内。

  孔祥东:我与乔治·莫洛德尔相识已十多年。在中国取得了2008年的奥运主办权时,我们就相约为北京奥运写歌。2005年年底,这个工作才正式启动。我特别选取《浏阳河》这首民歌中的民族旋律融合其中,以中国特有的五声音阶勾画出中华民族的烙印。虽然旋律适应了国际性,但是它非常流畅,这就显示出了莫洛德尔先生的创作功力。他曾写过著名的《手拉手》《意大利之夏》等奥运会和世界杯歌曲,被誉为“体育歌王”。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多次磨合,稿子改了七八次,每次都是通过电话,通过Email来交流,把这首曲子的曲风包括各方面的元素定下来。这也是我多年和莫洛德尔先生形成的一种默契。

  为了创作这首歌,我个人熬了不止30个昼夜。能够参与到当中来体会奥运精神,我觉得这也是我的幸运。我想,这首歌不仅仅是一首奥运歌曲,它在音符间传递着和平、友谊的主题,它所蕴含的力量和感染力让大家都成为朋友。

  尽其所能

  创作《孔子歌》

  记者:您应邀作为百集动画片《孔子》的音乐主创有什么感受?

  孔祥东:目前我唯一想创作的就是《孔子歌》。小时候听祖母讲孔子的故事、读《三字经》,那时无法理解其中的哲理。19岁出国,在美国学习13年,可以说,我自身对孔子的了解很浅薄。可能由于那种说不清楚的血脉相连,回国后,我开始接近孔子,每年去曲阜六七次,还投资了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我的人生轨迹也与孔子越来越近,现在,普及性的音乐教育是我的人生重心。几千年前的孔子和千年以后的孔祥东竟然有很多方面相同。我很幸运,我的支持者也不比孔子少。创作《孔子歌》我很有信心,我要感谢命运的眷顾。

  需要指出的是,《孔子歌》并不是我一人所为。我将会出面组织一些海内外的音乐人,组成一个优秀的团队,打造属于每一个人的孔子。所有的经验和积累,我都会用在《孔子歌》的创作上,使之最终体现中国目前最高的音乐水准。

  记者:每个人心中的孔子都不一样,您在音乐中会诠释一个怎样的孔子?

  孔祥东:希望唱起来时,能感受到在我们民族血液中,有这样一个伟人,他一直在挑着中华文化这个担子,无论追捧还是批判,都不能抹杀他的光环。《孔子歌》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出现的,可以是童谣式的,也可以带有爵士味道。总之,我将尽我所能,把《孔子歌》的伸张度和弹力做到极致。孔子思想的延伸是无限的,音乐的力量也是无限的。我想,它应该在某种程度上超越《孔子》动画片这一载体而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就像《永远的朋友》一样,唱着激动,听着温暖,这是我心中好歌的标准。□记者 霍晓蕙


关键字: 内容标签:孔子,竭尽所能,传唱,创作,世界,孔祥东
下一篇:日本作家改编《红楼梦》成“杀人小说”||上一篇:“扬州的隋文化不应被冷落”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