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说,春节期间,纽约帝国大厦亮起了代表喜庆和吉祥的彩灯向华人拜年,农历大年初一被定为该州的法定节日。在英国,近50万人从英国各地聚集到有“伦敦心脏”之称的特拉法加广场和唐人街,看龙腾狮舞,品中国小吃,享受鞭炮声和欢笑声中浓浓的中国年味儿。包括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朗、法国总统萨科奇、德国女总理默克尔在内的各国政要,则纷纷代表本国政府向中国人民拜年。至于工作、生活在中国的老外过春节,则早已是稀松平常之事了。
春节正在逐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热衷于过春节,这无疑让我们感到自豪。我们过西方的情人节,已有20来年的光景,而西方人过中国的春节,最近这些年才掀起热潮。其中折射出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走向世界,并在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中逐渐由弱变强。
纵观世界文化的流向,总是遵循“水往低处流”的原则,即总是由强国向弱国流动、由文化发达地区向文化欠发达地区流动。对于文化相对落后地区的人们来说,文化发达地区的文化产品,总有一种高质量、高品位、时尚新潮的味道,对这些文化产品的追求、效仿和崇尚,是人们追捧时尚潮流的一种表现。中国的年轻人追捧西方的情人节,是西方国家的国力较强大、文化较发达所致。而今中国的春节受到西方人的青睐,与我国的国力迅速壮大、文化逐步繁荣不无关系。这,当然是件让国人感到高兴和自豪的事情。
而在自豪之外,我们还应从中体味到一种自信。众所周知,西方的情人节从“登陆”中国之始,就遭到了各种各样的非议,过洋节似乎成了崇洋媚外的标志。实际上,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非议过洋节,或者想把某种文化拒于国门之外,都是不切实际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助逐渐强大的国力,将自己的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在与别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寻求传统文化的立足点,并以此丰富世界文化。
外国人没有将春节拒之门外,他们过春节像是过自己的节日一样,没有人思虑该不该过这个来自中国的节日。我们也应该有这样一份自信,不管是西方的情人节还是圣诞节,只要你喜欢,就把它们当成自己的节日一样过,只要节日能带给你快乐,就不必计较它源于何方。拥有这样的自信,才表明我们的文化心理是成熟的,我们的胸襟是开阔的,才表明我们正以成熟和自信的心态拥抱世界,并逐渐成为一个开放国度里的世界公民。
作者:任为民
关键字: 内容标签:情人节,来吧,春节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