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张威介绍,水下考古学是一门边缘学科,需要诸多相关学科的技术支持,如海洋勘探技术、潜水工程技术等等。我国的水下考古工作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为此设立了至今仍然是中国唯一的水下考古专业机构——水下考古学研究中心。经过10年的不断发掘打捞,去年底,“南海I号”沉箱被半潜驳船上一个面积约540平方米的巨大托盘托起,完全浮出水面。在对沉箱进行进一步加固后,半潜驳船在拖轮的带动下将“南海I号”沉箱运往“水晶宫”博物馆保管。张威特别指出,“南海I号”沉船上的瓷器品种特别丰富,有白瓷、青瓷、青白瓷、黑瓷、铅绿釉陶和酱黑釉陶等,器类以各种形式的碗、盘、罐、盒、瓶、壶为主。这批陶瓷器分别来自我国宋代南方地区著名窑系——景德镇青白瓷系、龙泉青瓷系和福建地区与外销瓷密切相关的诸多窑口。经专家鉴定,这些瓷器基本上属于南宋时期,这些瓷器在烧制好后随即作为销售商品被运送到船上,故此完全看不到使用的痕迹。
关键字: 内容标签:南海,打捞,文物,展示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