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图书订货会专家荐书吹“西风”

编辑:秋痕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为每年北京图书订货会的常规重头戏之一,昨天,来自文学、社科、经济、少儿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在荐书会上,向读者推荐了各自心目中的好书。然而,不知是因为原创作品萎缩还是因为专家们的眼光过于挑剔,记者发现,进入专家推荐名单上的书大部分都是翻译作品。

  出版策划人、书评家、专栏作家黄集伟推荐的六本书中,有三本是翻译作品,一本是西方著名的思想家齐泽克的《伊拉克:借来的壶》,一本是英国的彼得·布鲁克的戏剧理论专著《敞开的门》,另一本是著名翻译家黄梅和陆建德翻译的《牛津英美文化辞典》。他推荐的理由主要是上述几本书通俗、易懂,虽然是学术专著,甚至是工具书,但却能给人阅读上的愉悦。另外三本书也并非内地原创作品,其中两本引自港台,包括台湾著名作家张大春的《聆听父亲》和香港散文作家董桥的旧作合集《今朝风日好》,另外一本则是记录叶圣陶、叶至善父子从1969年5月2日至1972年通信往来的《干校家书》。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兵等人推荐的书中不少也是“舶来品”。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梅子涵推荐的童书,也以西方读物居多,包括“米切尔·恩德”系列绘本、“任溶溶经典译丛”小熊维尼系列,以及《我的爸爸叫焦尼》的姊妺篇、来自瑞典的《爷爷变成了幽灵》等。而《世界文学》杂志主编、资深翻译家余中先曾经翻译了很多外国的作品,对译作更是特别有发言权,他介绍的是阿根廷作家科塔萨尔的《跳房子》、捷克作家赫拉巴尔的《河畔小城》,以及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国罗莱巴特”文集等。

  参与荐书的10名专家中,只有文学评论家白烨将主荐书集中于原创小说上,他推荐的书有阎真的《因为女人》、赵本夫的《无土时代》、王朔的《和我们女儿的谈话》、严歌苓的《小姨多鹤》等。比较关注文学创作接班人的他认为,“70后”力作在去年有几个长篇小说,比如《道德颂》、丁天的《我的绝版青春》、冯唐的《北京,北京》等都不错。他还特别介绍了一下1985年出生的新锐作家丁丁的《小牲口》,认为这本以初中时期的生活为基础写作的小说写出了“青春的残酷”,非常值得关注。

关键字: 内容标签:订货会,西风,专家,图书,荐书
下一篇:图书订货会今年规模最大||上一篇:2007年全国"扫黄打非"30起重点案件公布(2)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