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新传播手段使传统文化焕发活力

编辑:Jina 来源:新华社
 
网站、博客、邮件、QQ群成为交流渠道,新传播手段使传统文化焕发活力。跟很多热爱时尚的年轻人一样,24岁的陈剑喜欢用MP3听歌,所不同的是,别人听的多是流行音乐,他的耳机里放出的却是黄梅戏。

  随着时代进步,新的科技手段和新的观念让包括黄梅戏等戏曲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传播,重新焕发出蓬勃活力。

  在安徽安庆,刚跨出校门的年轻工程师汪宏告诉记者:“儿时的记忆中,黄梅戏只在逢年过节县里搭台唱戏的时候才能一饱耳福,如今,电视里、广播里经常放黄梅戏,我们年轻人更多的时候借助网络在线看视频,或者下载到电脑、MP3,不时听上一段,很惬意。”

  记者了解到,除了传统的搭台演出之外,广播、电视、茶楼、网络等传播方式正在成为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传统戏曲剧种传播的主要途径。在安徽,传统黄梅戏被改编成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在中央和地方电视台播放,大受好评。广大中老年观众在电视前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黄梅戏名家名段;新生代多是通过网络来欣赏自己喜爱的传统戏曲,戏曲网站、博客、邮件、QQ群等成为广大“戏迷”“票友”的联系交流渠道。

  此外,在安徽黄山、池州等地,许多濒危戏剧则是借乡村旅游搭台复活。安徽祁门县历口镇环砂村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目连戏搬上了舞台。他们在网站论坛上发帖,吸引了许多目连戏研究人士和摄影爱好者前来,也包括大批乐于乡村旅游的城市游客。

  像环砂村这样具有地方戏曲表演传统的古村落,仅在皖南黄山、池州等市就有100多个。目前这些地方已组织恢复了60多支农民文艺创作、表演队,经挖掘、整理,将目连戏、傩戏、“叠罗汉”等一批濒临失传的民间戏曲舞蹈,编排成具有鲜明特色、观赏性、参与性的戏曲节目,使这些传统文化焕发出全新活力。



关键字: 内容标签:焕发,传统文化,手段,活力,传播
下一篇:《中国文库》第三辑出版 《万历十五年》等入选||上一篇: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传荆楚雅韵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