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失传百年的唐代圣旨用纸"粉蜡笺"在巢湖复活

编辑:Jina 来源:新安晚报
 
始创于唐代的“粉蜡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档笺纸之一,部分圣旨就是用粉蜡笺、泥金笺等制成的。因粉蜡笺的制作工艺基本为皇室所垄断,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这一皇家御用品的制作工艺也渐渐失传了。近百年后,巢湖市居巢区黄麓镇的刘靖在父辈等人的帮助下,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将这一失传的技术奇迹般地“复活”了!  
    刘靖告诉记者,“粉蜡笺”是我国古代著名高档笺纸之一,始创于唐代,它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粉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粉笺和蜡笺于一体,兼有二者的优点。清代康乾年间是粉蜡笺制作的鼎盛时期,皇宫内府设有专门生产粉蜡笺的作坊,纸张用于皇宫内廷书写匾额、宜春联贴、诗词、屏风或用于书画手卷引首等。由于造价昂贵,制作工艺又被皇室垄断,到了清末民初,其制作工艺渐渐失传了。  
    然而,想要“复活”粉蜡笺并非易事。如何让粉蜡笺中的“粉”和“蜡”融合,成了刘靖面临的第一道难关。粉蜡笺中的“粉”吸水,而“蜡”却防水。粉多了,纸张容易断裂;而蜡多了,纸张不容易书写,蜡少了纸又没有光泽。刘靖很有感触地说:“起初我们研究出的粉蜡笺不是光泽度达不到,就是柔韧性不够,或是落粉、断裂,防水性不理想。”  
    面对一次次失败,刘靖没有气馁。他数次北上北京荣宝斋、故宫博物院,南下泾县宣纸博物馆等地,查阅古代实物以及古代文献资料,反复琢磨,并进行模拟实验研究。1999年春天,刘靖和父亲刘锡宏成功地“复活”了描金粉蜡笺。荣宝斋前副总经理米景扬先生将这张纸与明代的一张粉蜡笺进行对比研究后评价道:“你们制作的粉蜡笺……让失传百年的粉蜡笺重现于世,这是你们对国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贡献啊。”荣宝斋称赞该粉蜡笺制作技艺“可代表中国传统手工制纸之最高技艺。”  
    粉蜡笺重现于世后,台湾同行认为“不可能”。为此,台湾大学的3位教授从荣宝斋购买了样品,将其与清代乾隆年间仿澄心堂纸(粉蜡笺)进行对比研究,令他们吃惊的是,刘靖生产的粉蜡笺耐光性、抗老化性超过仿澄心堂纸。2006年4月“手绘描金粉蜡笺”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评为“国之宝——中国十大名纸”。2006年12月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进一步把传统加工纸技艺发扬光大。”刘靖告诉记者,近几年来,他们又相继恢复与发展了传统加工纸名品,如泥金笺、朱砂笺、绢本宣、羊脑笺、透光笺等。

关键字: 内容标签:巢湖,圣旨,失传,用纸,唐代,复活,粉蜡笺
下一篇:顾城诗稿将首次拍卖 手稿所有者至今仍是迷||上一篇:陈好彻夜读张恨水《纸醉金迷》写出"万言书"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