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青研班”汇报演出“促成”了众多全新的“名角组合”,算得上南北京剧的一次“大一统”。前晚的《杨门女将》云集了十位历届“青研班”毕业生,北京的董圆圆和上海的史依弘分别扮演穆桂英,佘太君一角也分别由南北老旦名家———来自中国京剧院的袁慧琴和来自上海京剧院的胡璇分饰。全剧上半场偏重文戏,以北派风格为主,后半场偏重武戏,以南派风格为主,但上下半场显得颇为统一。作为京剧的经典之作,《杨门女将》有着众多演绎版本和风格,而这样的“南北综合版”却殊为少见。
《红鬃烈马》中,中国京剧院的程派青衣李海燕不仅和吉林省京剧院的麒派老生裴咏杰首度合作,还“首创”了程派和麒派合作的名段《三击掌》。《平贵别窑》则由重庆京剧团的周利与上海京剧院的金喜全合作。而《大登殿》更是打破了剧团界限,上海京剧院李军的薛平贵,天津青年京剧团李佩红的王宝钏,中国京剧院管波的代战公主,上海京剧院胡璇的王夫人,全国京剧名角“大登殿”让戏迷们直呼过瘾,现场几乎达到了一唱一掌声的热烈场面。
三场演出中,众多平时独挑大梁的角儿们都甘当配角。奚派老生张建国在《杨门女将》中出演了采药老人,虽然只出场一次、寥寥数句唱段,但却引来观众喝彩掌声一片。
已经办学十周年的“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迄今已培养了4届100多名研究生。此次的十周年汇报演出将持续至11月下旬。
关键字: 内容标签:名角,扎堆,京剧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