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年鉴》主编、诗人杨克是此次“唱响诗歌2007-2008”总策划,他认为诗歌本来的状态就是应该可吟可唱可歌可泣,“但在当代,诗和歌分野,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想给诗增加一些音乐元素,让诗歌和音乐成为彼此的翅膀。”杨克希望通过这次唱诗活动,更多思考诗歌的传播方式,但他同时表示,“唱响诗歌”的基础还是诗歌,“这些不是专门为谱曲做的诗,这些诗本来就是存在的。”“(作曲家)创作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对原诗进行什么改动。”
诗人桑克也认为,通过唱诗这样一种声音媒介,“诗歌就多了一种传播方式,毕竟歌曲的普及还是比文字要高的。”《天涯》杂志主编李少君表示,把诗歌里适合谱曲的挑出来做成歌词,这对诗歌的传播有促进作用,“诗歌界和音乐界双方都有这种需要。诗歌现在面临着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的需要,而‘唱’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式。”
诗人汪国真谈到此次诗歌活动也持支持态度,“如果诗歌谱曲演唱的话,等于是给文学插上音乐的翅膀,对诗歌走向大众起了一个推动作用。”但诗人同时担心,作曲家能否很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节奏、意境,用合适的旋律准确地诠释出来,“最怕作曲家没有理解诗意,做出来的曲子跟诗歌是‘两张皮’,没有融合在一起。如果做出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效果,主观上不是想恶搞,但客观上恶搞了。另外我也希望诗人能把更多的作品交给他们去谱曲。”
虽然参加此次活动的诗人们对“唱诗”活动非常支持和激动,但评论家们却并不认为这种传播方式能多大程度上“拯救”诗歌。“好和流传之间根本没有必然关系,很多好诗根本不流传,”文化评论家朱大可说,“我对诗歌传播是悲观的,做这些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一种努力,主要是诗人们在自我拯救或者自娱自乐;我愿意看见诗歌生长起来,但我看不到大的希望。”同济大学张宏教授也认为,“唱响诗歌”对音乐的作用很难立竿见影,而且“诗和音乐的分离是一个大趋势,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记者 石剑峰)
《思念》
诗:舒婷作曲、演唱:简红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关键字: 内容标签:的诗,唱了,舒婷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