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唐贞顺皇后石椁失而复得 追逐稀世国宝"黑白道"(2)

编辑:秋痕 来源:京华时报
 

 
▲师小群在唐贞顺皇后石椁前。王阳/摄
 

 
杨彬。西安警方供图
 
杨彬,师小群。上周,这两个名字一同出现在了各大媒体上。

    前者是潜行于阴暗之间的关中文物大盗,将重达27吨的国家一级文物、唐贞顺皇后石椁,“毫无声息”地挖出,并奇迹般地直送美国文物买家,创下了走私最重文物的新纪录。

    后者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征集处处长,耗时9个月对劫后的陵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整理出相关证据,据理力争将稀世国宝追讨回国。

    上世纪60年代,他们先后出生在西安。和这座六朝古都中的许多人一样,丰沛的地下文物资源,成了他们这一生的重要支点之一。

    两人的文物“理念”大不相同。杨彬曾对手下说,搞文物工作的人都是傻子,随便一件文物,让我运作一下,都可以换回他们一生的工资;师小群则认为,一件文物,只有根据它最初的位置,通过科学的考古方式,最大限度地揭示出那个年代所遗留下来的文化信息,才具有最大的“价值”。

    一念之差,云泥之别。

    空陵

    数十名记者散去时,师小群绷着的脸,才稍微缓和了一些。一个电视台记者让他说说石椁值多少钱,惹得这个49岁的男人有些生气:“我说了石椁的很多精妙之处、学术价值,但她觉得没意思,非要说说‘价格’。什么价格?文物是历史的见证物,没有价格。所谓的‘无价之宝’,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分文不值。”

    师小群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征集处处长,本次唐代陵墓抢救性发掘的考古队长,海外追索行动中的两名文物谈判专家之一。

     2007年,师小群只是从警方手中的一些照片中,第一次见到这个精妙无比的大家伙。警方称,依据同案犯的交代,一个叫杨彬的文物大盗,曾将照片中这个重达27吨的石房子拆分成31块石头,以100万美元的价格卖至美国,需专家帮忙确定文物等级,以便为其定罪。

    “石房子”,学名石椁,起着延缓木材腐烂的作用,为皇家高级葬具。文物鉴定专家认为,虽未见实物,但通过照片可知,石椁纹饰异常精美,和目前面世的唐懿德太子、永泰公主、让皇帝李宪墓之石椁,处在同一等级上,疑为唐贞顺皇后陵的葬具,应为国家一级文物。

     2008年9月,受陕西文物部门指派,师小群带领考古人员对石椁出土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次年1月,出土的9块哀册残片中,其中一块上带有“贞顺”二字,证实该墓为唐贞顺皇后陵墓,即敬陵。

    贞顺皇后,又名武惠妃,是唐玄宗李隆基早年宠妃。这个女人的一生,将唐朝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个女人连在了一起,一是武则天,二是杨玉环。学者眼中,这个经历了开元盛世的女人,较之杨玉环,更有研究价值。

    文物行业的兴盛,给现代文物考古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历史上的盗墓贼,以金银珠宝为目标,总会遗留下一些随葬的其它器物,供考古者收集和研究。现代的盗墓贼,则把所有的随葬物品洗劫一空。

    抢救性挖掘于2009年5月结束,长达9个月的田野工作,师小群及其考古团队的收获是:一块长42、宽36.8厘米的石椁残块、9块哀册残片、因被碰坏而幸免的一些墓室壁画。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失而复得,国宝,皇后,白道,追逐,唐贞顺失而复得 国宝 皇后 白道 追逐 唐贞顺
下一篇:新疆喀什迎来“金镶玉时代”||上一篇:新《红楼梦》台词太“文” 中文系教授看得有点累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