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古籍修复,用平凡延续浩瀚文明记忆(组图)(二)

编辑:Jina 来源:山西晚报
 

晋华纺织厂南门
柴家坡传统民居群
发言人:柴广胜(绛县文物局局长)
柴家坡传统民居群位于绛县的柴家坡村,而柴广胜就是当地人。柴家坡村有400多户人家,当地有这样一个故事:“以前村里有个‘老君庙’,是清朝顺治年间修建的,为了感谢当时的建庙人,就在当地奖了他一所房子,他也因此成为如今柴家村人的祖先。”柴广胜说,据绛县清朝时期的县志记载,这个庙宇辐射力度很大,每逢初一、十五,远在河南、山东、陕西的善男信女还会赶来,他也因此估测,自己的祖先是清朝来到柴家坡村的。
“三普”调查中,他们发现房梁上的落款为明朝万历年间。柴广胜很兴奋,在这新发现的两处明代民居中,有一处房屋就是他的祖先建造的。此次柴家坡传统民居群共发现明代民居2处,清代民居11处,至今仍在使用。
大益成纺纱厂旧址
发言人:王国杰(新绛县文物局长)
在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的“大益成纺纱厂”成为新绛县乃至全省工业遗产的“鼻祖”。
“最早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叫做‘绛州纺纱厂’,1927年新绛人李通将其改建为‘大益成纺纱厂’。之后,随着中国历史的演变,纺纱厂不断转换角色,先后成为日军管理三十三厂、新绛工艺公司等。”王国杰感到十分欣慰,因为老厂的废旧厂房还保存完好,水塔还在,锅炉还在,机电房还在……


关键字: 内容标签:组图,浩瀚,古籍,修复,延续,平凡,记忆,文明组图 浩瀚 古籍 修复 延续 平凡 记忆 文明
下一篇:独为神州惜大儒 何兹全追忆傅斯年与陈寅恪||上一篇:吴思: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千年帝国终结(2)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