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方:风水包含科学,不等同于迷信
有专家称,“风水”并不等同于迷信,它也包含诸多科学道理,具有科学与迷信交织、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特点,并具诸多学科的知识和经验,至今仍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参考价值,可能今天我们还无法探尽其中的一些奥秘。倡导“天人合一”等内容的风水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当之无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其中也有一些非科学的成分,但是作为一种传承了千百年的文化,在其濒危失传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将其原汁原味地保护、传承下来,留待后人研究。这也是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也有有读者认为,风水列入非遗,这是社会和观念的进步,“风水学”既然存在了千百年,就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将其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也未尝不可。
网友论点
“雪白公主”:《现代汉语词典》对“风水”的解释是: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认为风水的好坏可以影响其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弄清了风水的定义,才有资格谈论对错。
“武穆”:风水牵涉的学科很多,如气象、水文、磁场、空气、光线等等,蕴含着天文地理。比如说盖房子,要考虑到气候、地下水、土质等问题,可见风水的重要。
“单目一瞥”:风水也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包含了古人对自然的认识,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和大自然抗争的生存经验啊。
“哈哈”:不要简单地视之为“迷信”一棍子打死,应该辩证地继承。风水学在我国已传承了几千年,支持申报文化遗产。
反方:不要让文化糟粕“借尸还魂”
有关专家坚决反对,认为诸如风水先生等纯属迷信糟粕,申遗影响恶劣。风水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关系,现在竟然有人要把它们“生拉硬扯”到一块,视迷信为文化,捧糟粕为精华,实在是对严肃、认真、权威的“申遗”工作的莫大嘲弄和亵渎。所谓的“风水大师”,被民众蔑之为“阴阳先生”、“巫婆神汉”,他们装神弄鬼兜售的“神秘力量”主宰人类凶吉及命运的“歪理邪说”,是彻头彻尾的江湖骗术和封建迷信。把蛊惑百姓的风水术拿去“申遗”,绝不是一场“闹剧”。
网友论点
“散文小屋”:风水列入文化遗产,那不是忽悠百姓吗?社会上那些“算命大师”、“风水大师”岂不是可以名正言顺地赚钱了?
“魜焉”:“风水”虽然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反映的却是国人的劣根、对虚幻的追求。如果肯定风水是文化遗产,那么封建糟粕也会随之沉渣泛起。
“qaz135qw”:坚决反对风水“申遗”。周易、八卦是古文化,风水却是“迷信大杂烩”,是骗钱的工具。传承传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但不能让糟粕“借尸还魂”。
“旅游者”:如果凡是历史传承的东西都算文化遗产,那就荒唐可笑了。中国历史上的女子裹脚,男子留长辫,是不是也应该当做文化遗产保护起来呢?
官方声音:对民间信仰不该草率下结论
对于风水项目是否可以确定为国家级名录,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表示专家尚在研究,他坦言,对一些项目不能草率地或者盲目地下结论,比如很多民间信仰的项目。
他以妈祖信仰为例解释,其中有迷信的成分,但总体上表达了人们向善、追求美好的意愿,总体上应肯定。王文章说,“对一些民间信仰的项目,应该做一些深入的研究。我们对一般性地否定或者肯定都是反对的。”
风水到底是什么?
风水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学界还没达成一致,在此列出几种比较权威的解释,供您判断。
《辞海》版:中国的一种迷信
“风水”是什么?《辞海》的解释是:亦称“堪舆”,中国的一种迷信。指住宅、坟地等所处的地理位置,如山脉、河流走向等,是将地貌风物人格化,带有原始泛神论色彩的迷信学说。
《现代汉语词典》版:一种地理形势
《现代汉语词典》里对“风水”的解释是: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认为风水的好坏可以影响其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
百度百科版:
相地之术风水,罗盘风水学、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叫地相,古代称堪舆术,目的是用来选择宫殿、村落选址、墓地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原意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
维基百科版:
中国的一门玄术风水是中国的一门玄术。在古代,风水盛行于中华文化圈,是衣食住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许多与风水相关的文献被保留下来。由文献中可知,古代的风水多用作城镇及村落选址,还有宫殿建设,后来发展至寻找丧葬地形。(综合中国网、新京报、长江日报、光明网、大河网等)
关键字: 内容标签:糟粕,遗产,风水糟粕 遗产 风水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