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透露,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展的全国水下文物普查工作,目前已发现200余处水下文物点,70余处沉船遗址;在国家海洋局的支持下,水下考古人员今年搭乘中国海监船赴南沙群岛进行考察,掌握了南沙海域水文、气候、岛礁分布等大量资料和信息。“南海I号”、“华光礁I号”、“南澳I号”等古船的抢救性发掘工作顺利实施。
他表示,中国水下文物数量多、环境复杂、管理难度大,双方在合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将逐步加强水下文化遗产日常巡航和监测监控工作,防范各类海洋开发活动对水下文化遗产造成破坏,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研究和弘扬中国海洋文化。
同时,国家文物局将结合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在中国沿海海域和南海积极选择具有示范性、紧迫性和必要性的试点项目,并逐步探索建立长期、高效的沟通协调和联动机制,推动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
此前,中国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山东青岛、浙江宁波相继成立工作基地,带动了环渤海和东海沿海海域水下考古和保护工作的开展。(完)
关键字: 内容标签:国家文物局,沉船,遗址,中国,确认,发现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