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收藏家的寻宝故事:淘宝常有意外时(2)

编辑:Jina 来源:新民晚报
 
张雄雄:白木家具也有非凡价值
收藏一事,最诱人、最刺激的就是买卖双方斗智斗勇,拼的是知识与胆量。张雄雄是杂件收藏家,在文房家具收藏上就有多次意外的收获。有一天,张雄雄与一位朋友来到上海西区一家古典家具店,他的朋友喜欢硬木家具,询价后发现这路东西价格高得离谱,这几年楼市有调控,而紫檀、黄花梨、红酸枝等家具似乎一去不回头。正欲怏怏离去,张雄雄突然眼睛一亮,一具榉木香几很委屈地缩在一堆老家具中,几面上压了一块笨重的金砖,下面还塞进了一些不中看的杂物。但即使如此,还能看到香几的四条腿线条挺拔,内翻马蹄足和霸王枨毫发无损,素净的风格足见其本是文房用品。他询价后觉得店主并不当它一回事,就马上击掌敲定。随身带去的现金不多,他就前往银行取钱。店主在他走出门时对张雄雄的朋友说:那位先生大概是刚刚入道的吧,怎么会对白木家具如此感兴趣?而且也不还价。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具榉木香几是从一个名人家中流出来的,不仅器型典雅,而且文化含量也相当丰富,以材质来衡量肯定是低估了它。
让张雄雄自豪的还有一件清康熙年间的黑漆底彩绘香几、一件清早期红木香几。前者得来也有故事,四年前他与朋友在北京一家古董店里看到,张雄雄跟朋友说,这是一件山西大户人家仿宫廷的香几,值得收藏,但这位朋友没吭声。回上海后,他一直惦记着这件香几。前不久逮着机会再访北京这家古董店,看到那具黑底彩绘香几还蹲在角落里,于是以四年前原价购得。“看来北京人也没认识到这具香几的历史文化价值。”他说。至于后者,他是在上海一家店里买的,店主刚从外地收来,翻一个倍出手。

    张雄雄买下后,前脚到家,后脚有一个台湾商人跟来了,愿意加倍请张雄雄转让,张雄雄说:我不是为了钱而玩收藏的。

    樊建川:一麻袋废纸中拣出了宋子文签名的支票
距成都不远的历史文化名镇安仁古镇上,有四川大地主刘文彩的庄园,但更吸引人的是由樊建川打造的建川博物馆聚落。其亮点是抗战文物系列陈列馆,包括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飞虎奇兵馆、不屈战俘馆、川军抗战馆、援华美军馆等分馆及抗战老兵手印广场和中国壮士群塑广场。
樊建川收藏抗战文物时还在部队当兵,而后考大学、毕业教书,然后从科长干起,最后官拜宜宾市常务副市长。就在他“官运亨通”时,居然乌纱帽一掼,“下海”了。然而就在生意越做越大时,他将巨额资金投向了文物收藏,决定以一己之力打造一个抗战博物馆。
为了征集抗战文物,他把日本作为收集的重要市场,数渡东瀛,与日本的收藏家争夺藏品,并在日本发展了几十个“线人”为他递送拍卖会和旧货市场“情报”。在国内,他的消息则更加灵通。2007年7月,北京某拍卖公司准备拍卖一批抗日史料。其中有日军投降时缴出的机密公文,上面列有113个驻华部队番号等,显然是日军侵华的罪证。拍卖目录刚一寄出,咨询电话一个接一个,海内外买主从四面八方赶到京城。樊建川闻知后,心急火燎,担心自己的资金无法抗衡海外的富豪们,于是四方打听卖主的地址,让物主开价转让给建川博物馆供陈列展览用。樊建川赶赴北京、天津寻访,终于在拍卖前一天找到卖主,经过一番谈判,樊建川用真情与激情打动了卖主,卖主同意撤拍。而樊建川也以高于起拍价的价格将这批史料留下。
2007年年底,樊建川偶然得知重庆有一收藏家藏有大量援助抗战前线的支票。他花了两个多月时间与对方磨蹭,半年后,那收藏家终于将几麻袋的支票打包作价数万元卖给樊建川。运回成都后,樊建川花了好几天对数十万件支票进行鉴别,选出了二十多张“意义非凡的支票”,其中有一张是宋子文的亲笔签名,资金额是357万美元,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天文数!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现在,樊建川成了200万件文物的拥有者,为研究抗日战争史提供了许多极有价值的档案资料。他将这些文物呈现于社会,实现了文物的公共价值,也就是最好的归宿与终极目标——保管、教育与研究。
摘自《像他们那样玩收藏》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


关键字: 内容标签:收藏家,淘宝,常有,寻宝,意外,故事
下一篇:全国戏曲院校京剧学生电视大赛:老树新枝百花秀||上一篇:从古到今说婚姻 婚俗变化背后的历史文化因素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