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此次发现的清代客家民居群位于上犹县平富乡上寨、横坑两村,有保存完整、风格各异的清代客家民居18幢,每幢大宅都有堂号,厅堂题额较多,主题多为重耕崇学、彰善瘴恶,其中不乏书法力作,并且大厅内神龛保留完好。
建于乾隆年间的一蓝姓祠堂占地2260多平方米,内有9个厅堂,18个天井,55根立柱,有大小房间100多间,正房、厢房、偏房自成格局又浑然一体,最多时内住60多户600余口人。另一建于道光年间的“光裕堂”为前后三进式建筑格局,第三进为九间六客轩;天井四周走廊可置放24张八仙桌宴请宾客。
当地文物专家表示,客家先民在大规模南迁中,大多选择了偏僻荒野的山区居住,而位于赣州市西部的上犹县因“山峦重叠,水转九十九弯”故成为南迁客家人的重要聚居点。
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一直被建筑学家们誉为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葩,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物专家表示,上犹县平富乡客家民居群的发现,对进一步开展客家历史和客家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完)
关键字: 内容标签:民居,客家,清代,赣南,保存,发现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