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山遗址是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该地区现保存百余座大小土墩,分布于伯渎河、九曲河“两河流域”。由众多贵族墓葬构成的越国贵族墓地在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属首次发现;也是继绍兴印山越王陵之后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填补了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考古资料的空白。
大遗址保护是目前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焦点,指将遗迹保护从单一保留建筑扩大到整体生态环境。鸿山遗址发掘后,无锡当地政府进行了抢救性修复,完整保留并优化保护了周边生态、人文环境,被中国多数文保专家誉为“中国大遗址保护典范”。
“目前,鸿山遗址勘探统计工作仍在继续,此前认为的108座土墩遗址,现已增至133座,成为国字号遗址公园后,正规的、主动性的考古发掘将正式开始,今后将与科研考古单位联合,包括与国外机构合作,推动遗址公园向更高层次发展”,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负责人今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悉,根据去年国家文物局出台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截止目前为止,国内共评定首批12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另有23个遗址公园立项。
关键字: 内容标签:遗址,无锡,首批,考古,入选,公园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