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世博会震荡晚清王朝

编辑:Jina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官方在世博会的首张照片,摄于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
1910年,辛亥革命在即,清政府风雨飘摇。这当口,出版商人张元济从国外寄回了几封信,发表在报纸上。
这些信谈论的是许多人已经熟知的话题。它们的作者,一名曾参与百日维新的前翰林,刚拜访了正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世博会。
张元济原本是去考察西学的。他和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知识分子一样,相信去西方的旅行可以得到救国的启示。但7次踏进世博会会场后,他首先感到了羞愧。
他的国家人口世界第一,却只在偏颇之处有个小小展馆,和越南、老挝比邻,气象不但无法与法、德等大国相比,甚至还比不上袖珍小国摩洛哥。
他那地大物博的祖国,展馆里商品匮乏,数来数去,仍旧只有漆器、刺绣等等老花样,尚不如苏杭一家杂货店里种类繁多。而相比之下,邻国日本的展品则“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最让张元济感到羞愧的,也许是外国游客的反应:展场冷冷清清,西方人绝少光顾、驻足,即便偶然经过,也是“指指点点、摇头蹙额、不屑一顾,旋即转身离去”。
寄自海外的这些信件,深深刺痛了许多国人。
这种刺痛已经不再陌生,自1840年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炮舰、条约,早已把这个国家的美梦砸碎了。为改变国势,上至官员、下至知识分子,在这个国家已经进行了几乎所有可能的尝试,兴洋务、搞变法,就在前几年,朝廷还下令施行了宪政。
但这一切,都不如一场世博会让人看得更清楚:这个天朝上国,在世界上已经如此羸弱。这已经不是世博会第一次给他们带来震荡了。


关键字: 内容标签:王朝,晚清,世博会,震荡
下一篇:三千多年前巾帼英雄妇好“迷倒”台湾记者||上一篇:16国学者聚首曲阜 共研儒学文化与和谐世界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