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个地区正在兴起建立文化产权交易所的热潮。目前有20多个省、市准备兴建文化产权交易平台,而“中国文化产权交易所”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
分析人士指出,我国已经建立起国家级——地区级——省级的三层级文化产权市场结构。当前各地兴建文交所的热潮带动了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但同时也要警惕这种“一窝蜂”现象带来的负面效应。当前,各地应该在权衡大局利益的基础上,均衡地发展文化产权交易所。
多层次文交市场雏形已现
据文化部透露,正在筹建中的国家级文化产权交易所将于今年年内落户北京。至此,我国多层次的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的雏形将基本构建完成,即:上海、深圳与北京设立三大国家级文化产权交易所;成都等条件成熟的地区设立区域级文化产权交易所;辽宁、安徽等省则在省会设立面向省内的文化产权交易所。
2007年,深圳、上海、北京三地几乎同时提出构建国家级的“文化产权交易所”。两年后,国务院核批两块牌照。2009年6月15日上午,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国内首家成立的文化产权交易所。同年11月,由深圳广电集团、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深圳报业集团和文博会公司四家股东单位联合投资设立的深圳文交所宣布挂牌,为全国第二家文交所。
在中国这两大金融中心,新成立的文化产权交易所看到了正在蓬勃兴起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他们提出,以“文化对接资本、交易创造价值”为理念,为各类文化产品提供融资和交易平台。随后,这种理念迅速得到其他地方的认可:2010年5月19日,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成都版权交易中心)宣布成立。这是西部第一家文交所;半个月后,沈阳文化知识产权交易所由沈阳联合产权交易所出资设立,是辽宁省委宣传部、沈阳市委宣传部支持的服务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市场平台。同年8月9日,安徽省文化产权交易所成立,建立起了为安徽省文化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服务平台。
目前,由文化部与北京产权交易所联合推动的兴建国家级“中国文化产权交易所”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据文化部相关人士透露,该交易所将于年内落户北京。据了解,建成后的中国文化产权交易所作为综合性文化产权交易服务机构,将为文化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类文化产权提供产权流转平台,打通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之间的壁垒。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实际上,各地文交所的兴建热正是应对于我国当前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
以2009年为例,我国的文化消费能力增加,文化产业的市场情况仍然是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因此,在后经济危机时代,文化产业是少数不仅没有下滑或停滞,相反走出来一条加速上升路径的行业之一。这一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突破62亿元,同比增长近43%;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同比增长20%,占全国GDP总量接近1%;新兴的创意产业,如艺术设计、影视、动漫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吸引了众多创业者加入。
关键字: 内容标签:掀起,提醒,专家,全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