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贵阳国学大讲堂再次开课

编辑:Jina 来源:金阳时讯网
 
昨日,贵阳国学大讲堂又在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王守常对中国文化的诠释中开讲了。虽然未经大肆宣传,但还是吸引了贵阳政界、商界、教育界的众多人士前来,听取王教授用国学分析为官、经商、育人之道。
    在当日的讲学中,王守常教授以“中国智慧”为主题,纵观中国千年文明历史,引用论语、诗经、中庸等中国文学文化经典名著,及其中透露出的道理,讲述中国人思维方式、文化传统的形成。同时还通过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各家思想对历朝历代政治的影响,借古比今,告诉人们各家思想虽然对一些朝代政治造成过负面影响,但其中的理论本身并没有错,如果合理利用还能服务于今天的社会。
    “大量阅读中国传统经典,可以开拓人的思维方式。”一位商界人士告诉记者,自己非常喜欢中国古代的一些经典著作,而听了王教授的讲座后,突然发现以前自己做生意时,有意无意之间就用到了经典著作中的思维方式。
    据了解,贵阳国学大讲堂是中国文化书院继武夷山国学大讲堂、成都杜甫草堂大讲堂之后的第三个国学大讲堂。这里将致力于研究经典著作,传承中国文化经典。“我们想通过在民间开办国学大讲堂,让国人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文化传统。”王守常教授说。

    北大教授王守常:“社会在变,但经典不死”

    经典学说 渊远流长

    记者:国学正在衰弱吗?
    王教授: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已经深入国人的骨髓,社会在变,国学的社会功用也在变,但经典是不会死的。
    记者:国学保持着固有的传统,会不会被新兴的科技、理念所淹没?
    王教授:新兴的思维是传统思想的发展和延伸,因此掌握和学习传统知识对创新很有帮助,而且国学知识也是在不断发展的,比如对一本经典著作的注解,以前有,现在有,以后还会有。而且要了解一个民族的特性和历史,读它的经典著作是最直观的。“国学大讲堂”就是要将国学中的经典部分为我所用。
 
   谈为官为民之道

    记者:对传统国学思想的运用,今天的各行各业是否都能从中获利?
    王教授:中国古代统治者利用儒家、法家等思想对国家进行管理,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可以看出中国各家思想是受用的。在今天看来,从政者如果领会到传统文化的一些内涵,深知“其身不正,随令不从”的道理,自然就会有人聚集到其周围,得到大家的拥护。而对于普通老百姓,从古自今各地方就会运用传统思想制定村规民约的习惯,而经典的传统文化、学说又能对人们身上的不诚信、不道德等行为进行匡正。
    记者:现在一些年轻人觉得国学对自己考试、与人交流等并无用处,那您觉得学习传统文化能提升这方面的素质吗?
    王教授:幼儿时开始读一些经典著作,从功利的角度来说可以锻炼记忆力。早期读经典著作并不用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而一旦读的书多了,到一定的年纪自然会悟出其中的一些道理,到这时人身上的气质、谈吐就会不同。

    媒介传播要尊重历史

    记者:年轻人已经习惯了通过电脑等新媒介获取自己喜欢的知识,那传统经典著作又该怎么传承?
    王教授:其实现在的很多电脑游戏和影视剧中,就有不少传统文化思想和历史故事。我看过最近拍摄的电影《孔子》,其中孔子拜访老子求道这段情节与历史不符,但其中表达出的一些思想和历史故事还是能让年轻人学到东西的。通过电脑、电视、电影等来传播传统文化,这一点我非常赞成,但也一定要尊重历史。         (王霍 刘流)


关键字: 内容标签:贵阳,大讲堂,开课,国学,再次
下一篇:新《红楼梦》新在哪里? 文化传承的是非之争 (二)||上一篇:金庸博士论文涉及唐史悬案:荣王被太子哥哥杀掉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