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正元今年76岁,是锦州师专的一名退休教师。只有小学文化的他,通过自学和钻研,成长为一名大学教师。许正元坚持挑错30多年,发现各大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错读现象万余条,他出版了4部有关“挑错”的专用词典,被誉为“中国文字打假第一人”。
今年以来,许正元开始给《百家讲坛》挑错。他先后观看了600多集,不禁大吃一惊。“这些知名的专家、教授错误百出,可以这么说,集集有错误,个个有错误,随处有错误。 ”许正元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他挑错的笔记,竟然有30本,足足摆满了一桌子。记者粗略地统计了一下,至少超过4000条。
“错用语言文字的现象,播音员、主持人、专家、教授难辞其咎。 ”许正元气愤地说,“我挑战全国的电视节目播音员、主持人,不为别的,就为捍卫祖国文字的尊严! ”关于挑战的地点,许正元告诉记者,欢迎各位播音员、主持人到辽宁锦州,他的家乡;当然,他也可以赴约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只是对方如果不能成功挑战,需要负担他的差旅费。
记者发现,许正元这次发出的70多封挑战书信中,每封都有两份材料,一份是写给各大电视台总编室主任的信,一份是向播音员、主持人所下的“挑战书”。在给各大电视台总编室主任的信中,许正元说,“一位央视‘名嘴’,把拾(shè)级而上,错读成拾(shí)级而上,把奔走呼号(háo),错读成奔走呼号(hào)!播音员、主持人担负着规范语音的重要任务,读错字音,这种影响该有多大? ”
谈起他挑出的比较大的错,许正元举了一个例子:“一位专家,竟然望文生义,把‘君子之交淡如水’解释成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平淡,其实‘淡’在这里是清澈之意,喻指君子之间的友谊纯洁。 ”
许正元欢迎各大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报名参加“挑战”,并表示活动如能成功,仅就“正确使用祖国语言”这一目标来说,国家幸甚!民族幸甚!后代子孙幸甚!
关于这次挑战的题目,许正元说都是最近10年来,中央电视台反复发生的一些错读、错用的字词,少量取材于省级电视台错读、错用的字词。题目包括正确读词、正确读成语、解释名词成语、读中国姓氏、读中国名人、读中国地名、读中国山脉、读中国河流。许正元小心翼翼地把题目拿给记者看,记者发现,这些题目果然都是比较常用的字词,几乎没有生僻字,但有个别字词记者的确拿捏不准读音。
英雄帖已经发出去了,如果没有 “英雄”赴约该咋办?面对记者的疑惑,许正元说,有一位央视播音员,据说已经博士毕业,还有一定领导职务,她理应成为央视乃至全国电视播音主持的表率,但她的错误一点儿不少。如果没有“英雄”应约而来,那么他将直接向这位播音员发 “英雄帖”,邀其接受“挑战”。
本报记者/张继锋
关键字: 内容标签:挑错,播音员,大王,挑战,全国,文章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推荐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