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三俗泛滥引公众强烈反感 “反三俗”成社会强音(2)

编辑:秋痕 来源:工人日报
 
网民积极回应 
  公众普遍支持“反三俗”


  目前,公众对社会上三俗之风泛滥的现象反感强烈,对这次“反三俗”的举措表示了普遍的支持。


  来自广州一家媒体的报道说,8月9日,在深圳地铁1号线车厢里,13名美女在众目睽睽之下大秀性感美腿。按该活动的组织者的介绍,这些美女地铁车厢里集体脱裤,旨在宣传低碳环保。脱裤宣传环保引得议论纷纷,而究竟如此行为是公益时尚,抑或庸俗作秀?在我们的国度,能承受如此“香艳”的低碳环保宣传吗?因此,有人评说:“不是宣传低碳而是宣扬低俗。” 


  而来自群众对电视节目和影视作品三俗现象的意见、呼声,诸如“对电视相亲节目由演员、模特、节目主持人、‘富二代’、‘成功人士’等身份的嘉宾占据荧屏”、“社会形象不佳或有争议的人物担当主持人”等表达出的反感;以及对刚刚结束首轮播出的新版《红楼梦》林黛玉裸死情节的批评等等,都传递着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判断和对公序良俗的呼唤与主流价值观的维护。


  一位叫“古唐愚叟”的网友网上粘帖,称当“一切向前看”退化为“一切向钱看”时,社会文化就一步步地变味了。名为“京客”的网友分析了低俗文化得以泛滥的原因,他认为,“只要能赚钱,哪管他什么品位,什么文化,什么道德,即使做流氓婊子又何妨?这看起来是发展当地经济,其实是一种庸俗文化的滥觞,正严重侵蚀着整个国家、社会和个人道德和伦理。”更有网友认为,“不是百姓不抵制‘三俗’,是‘三俗’可带来巨大的利润,不切断‘三俗’的利益链,换个马甲还会出现。”


  一位母亲在新浪上表示,“我孩子今年6岁,不抑制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还真怕把孩子教坏了,支持中央的决定。”还有不少网友,在支持的同时担心这次“反三俗”的持久力,在强国论坛上,有人提出“运动可以一阵风,道德却没法一阵风。”希望把反三俗长期坚持下去。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也表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多年来,我一直坚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文艺作品,什么是精品、什么是废品、赝品,观众和市场心里都很有数。市场只认精品,即便是庸俗、低俗和媚俗的东西一时得势,也不会长久。俗话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最终人们会承认那些精品文艺作品的价值,而自觉抵制三俗作品。(记者 张楠)

关键字: 内容标签:强音,反感,泛滥,公众,社会,反三俗
下一篇:中国剪纸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多地联合申报||上一篇:80位艺术家献艺沧州 五大剧种同台展演开先河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