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国内最大考古展今登陆首博

编辑:Jina 来源:北京日报
 
 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和9000年前的稻米什么样?秦朝阿房宫是未建成还是被烧毁?古代如何用开颅术治病?这些听起来不可思议的问题,将在“考古中华”文物展中,得到一一解答。今天“登陆”首都博物馆的这场“重头戏”,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考古学专题展,400余件展出文物中,有近七成是第一次在公众前“露脸”。 


    青铜器、玉器、瓷器、陶俑、金银器……本次展出的文物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60年来的重要成果,出土于32个省市的60多处重要聚落址、都城址、佛寺遗址与大型墓葬。


    400件文物揭示历史


    “从每个文物都可以见人,见社会,见历史。”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党委书记齐肇业所言,每一件展品都配以大量的图片与文字解说,甚至还有考古发掘影视作品,使观众能够感受考古的乐趣,体会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齐肇业说,这是我国考古学研究成果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的首次系统的展示。


    观众在这个展览中,可以从一个废墟遗址,看到新石器时代人们如何面对地震灾难;从几个龙盘,想见中国最早的城市之光;从满山汉墓模型,一窥中山靖王的奢华;从被穿孔的头盖骨,探索古人的开颅手术。


    七成文物首次公展


    在400余件展出文物中,有近七成是第一次在公众面前“露脸”,许多文物的研究价值都足以独当一面。比如,华北距今15000年前的刃部磨制的石铲与弓箭箭头、钱塘江流域距今9000年前的稻米、接近5000年前的安徽尉迟寺立鸟神器、4000年前陶寺城址的毛笔朱书文字、黑彩蛇形龙盘、汉代最为精致的错金镶红宝石金钱豹、北朝人面瓦件等。它们对于研究史前文化、新石器文化发展谱系、夏商周断代标尺的建立、历代都城形制的演变规律都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专家朱乃诚介绍,本次展览以文物、历史和考古课题为主线,按照考古学重大课题布展。尧舜时期的都城探索、夏商周三代研究的疑案……400件文物就是解开这些学术界重大课题的钥匙。

关键字: 内容标签:考古,国内最大,登陆
下一篇:台湾会馆:见证两岸百年风华||上一篇:300年侯王庙见证向前村历史变迁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