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障碍影响服务
3号线每天迎来送往大量操各地方言的外地乘客,在售票等服务环节中,语言障碍问题突出。比如正常出售1张单程票约需5秒,但遇到语言障碍时则需要30秒至60秒。为此,地铁客运三分公司决定先向社会征集闽南话、粤语、温州话、武汉话和长沙话等五种方言,内容主要是售票和咨询时的常用语。
公司方面希望会讲上述方言且口齿清晰的年轻乘客,前往3号线上海站找站长录音,择优采用,站长室还备有小礼品相送。据地铁客运三分公司一名负责人介绍,50余名服务员都将学习征集到的方言,以后还将推广。
语委办坚持应推广普通话对此消息,上海市语委办副主任朱蕾说,在流动人口密集的场所使用方言,固然可以更好地服务,提高服务效率,然而这种做法有失偏颇。因为,依照《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规定,该市应采取措施,推动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据此,该市语委办已与地铁方面取得了联系,要求他们应注意更好地推广普通话。
专家观点迥异
对于征集方言用于服务,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胡申生认为,推普的大方向不容置疑,但不能“一刀切”。
能用方言服务,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然而,广东暨南大学中文系主任赵维江教授却不甚赞同。赵教授说,城市的交通服务不必过于迁就那些不会说普通话的顾客,这样可以促使他们更好学习普通话。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方言,上海地铁,服务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