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还原到生命本原展演《红楼梦》
研讨会上,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教授、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王纪人先生、著名红学专家孙逊教授等专家纷纷赞叹新版红楼不浮躁,不泡沫,忠实于文学原著,于点滴之中体现了名著精髓。陈思和教授称,新版红楼中,演员们洋溢着的青春活力,给古老名著注入了新的生命。剧中凸显出来的青春期的懵懂爱情之美,可谓是一种“还原到生命本原来展演红楼梦”的体现。
导演:笑谈网媒PK,坦然面对质疑
新版《红楼梦》从选角到开拍,再到即将播出,争议从未间断。下午,面对专家学者和媒体对新版红楼提出的“宝玉父子的年龄差”“画外音太多”等疑问,李少红导演似是有备而来,一一作出回应。而对于记者提出的是否会担心网络上媒体和网友对新版红楼的各种评价以及调侃时,李少红笑道,早已听惯网络媒体对于新版红楼的不同声音,是褒是贬,都是各网媒之间的PK战,反映的是大众对新版红楼的关注和对传统经典的重温,而自己也充分相信观众的鉴别能力。以娱乐的方式重温经典,算是此剧的附带作用了。李少红还称,拍摄红楼梦让她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上受益匪浅。
演员:本色演绎少年的青春成长
下午的研讨会,新版红楼的主要演员盛装出席,统一的红色系礼服与红楼梦的主题颇为相得益彰。青春靓丽的形象与剧中一个个大观园中的少男少女们深深契合。在谈到三年间陆续的拍摄过程是否辛苦时,演员们纷纷表示辛苦是应该的,大家都很珍惜这次演绎名著的机会。在开拍之前,从举止言谈到琴棋书画,大家都接受了长时间的全方位培训,对于《红楼梦》原著更是反复咀嚼理解。拍摄之中,演员们在演绎几百年前的同龄人时,或多或少的解放了自己的少年天性,本色演绎少年的青春成长。言谈间,演员们青涩活泼,谈到拍摄中的趣事时,“林妹妹”蒋梦婕笑称,当初新版红楼刚开拍时,“小宝玉”于小彤还只是13、4岁的孩子,到了剧组看见美女姐姐们就闹着要“亲一下”,再想想红楼中,贾宝玉和女儿家的亲厚友爱,于小彤和他也算是有了天生的共同之处。
据悉,新版《红楼梦》将于6月26日在上海东方电影频道全国首播,每晚19点三集联播。相信今年夏天,沪上必将席卷起一场“红楼热潮”。
虽然在预览中获得好评,不过观众还是指出了新版《红楼梦》的三大瑕疵
1.剧情拖沓-黛玉拜见二舅母的简单桥段移师多个地点,花费大约15分钟。“虽然古代礼仪确是如此,但文字的几句话,不需用如此长时间的镜头来描写。”——观众
2.背景音乐恐怖-剧中宝玉接受前人托梦时,背景音乐响起惊悚旋律,不免让人出一声冷汗。“窗前摇摆的布帘加上这样的音乐,我都有点不敢看了。”——女观众
3.对话偏重文言文,严格杜绝所有的超越台词,而大量使用文言文对话,新版《红楼梦》显然有些矫枉过正。“‘这会儿子’(现在)、‘那会儿子(那时候)’……剧里面太多文言文了,让普通观众听起来有些生硬。”——红迷
关键字: 内容标签:拖沓,瑕疵,红楼,新版,观众,剧情,恐怖,音乐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