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师范大学,由该校文学院院长赵利民开设的“儒家文化与当今世界融和”等选修课,每节课都是场场爆满,其中三分之二是理工科学生。“曾有一位学生告诉我,他在求职时面对考官提出的关于《论语》《诗经》的考题,不知如何作答。”赵利民坦言:“其实,大学生不仅十分喜爱国学,而且常以古训明志,激励自己解决在求学、求职中所遇到的难题。在他们心中,学习国学成为一种追求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
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文峰认为:“理工科学生人文修养相对薄弱,但不能让我们的孩子‘跛着腿’走路。学习国学不仅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完善,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也会得到提升。”
目前,本市高校中,只有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将大学语文列为不分文理的全校基础必修课,讲授包括中华传统文化等内容的人文、历史类课程。其余高校则均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但是在传统理工科高校,相关选修课程数量并不多,有的甚至只有一两门,一旦选修人数报满,同学们就只有等到下学期再报名学习了。(完)
关键字: 内容标签:国学,呼吁,常规,课程,大学生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