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新鼓楼逼走老胡同 "时间文化城"引发争议(1)

编辑:Jina 来源:世界新闻报
 


灰色的钟楼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轴线北端,其正南100米为鼓楼,两建筑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暮鼓晨钟,京城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建成近800年来,一直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上世纪20年代,清朝廷永久关闭宫门,钟鼓楼传统的击鼓定更、撞钟报时随之废止。只有在年节时分,钟鼓才会齐鸣。
      钟鼓楼沉寂了80多年后,一个包含圭表、刻漏、沙漏等古代计时工具的“时间文化城”将拔地而起。有关部门称,“文化城”将恢复钟鼓楼的报时功能和该地区的明清风貌。一个看上去很美的项目,为什么会引来文物保护专家和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的坚决反对呢?
      “北京时间”动迁千户居民
      站在旧鼓楼大街以东的张旺胡同口,目之所及是一段延伸到胡同进深200多米的施工围墙,张旺胡同和国旺胡同几乎已经拆光。附近居民告诉《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三四个月以前居民就迁走了,拆这片是为了建“文化广场”。
      居民所说的广场,指的是东城区斥资50亿元打造的钟鼓楼·北京时间文化城建设规划项目。“钟鼓楼地区在清代,空间占地有1.4万平方米,现在由于私搭乱建的挤占,只剩下不到4000平方米了。昔日这里是报时中心,有繁华的商业街区,现在都不复存在了,这给历史文化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东城区区长杨艺文今年3月通过媒体与市民交流旧城风貌改造时说。
      钟鼓楼·北京时间文化城建设规划项目方案于是应运而生。东城区有关部门强调,作为东城区政府的公益项目,项目将恢复钟鼓楼地区的历史文化景观,通过外迁居民解决居住拥挤等问题。目前,项目已启动初步设计规划,预计在2012年竣工。
      “文化城”规划项目占地约12.5公顷,旧鼓楼大街、豆腐池胡同和张旺胡同、草场胡同区域内的千户居民将面临动迁,宝钞胡同街巷肌理也将得到梳理。至于规划的细节,本报记者致电负责项目的东城区国资委下属东方文化资产经营公司,得到的答复是不便透露。
      据报道,建成后的“北京时间文化城”包括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广场部分将恢复鼓楼地区的明清历史风貌。广场北端建设“北京——时间印记纪念广场”,包括圭表、刻漏、沙漏、浑天仪、水运仪象台、大明灯漏及新中国建国纪念钟等;东侧设计了“北京时间之印”纪念光带;南端建设“时间庆典广场”。
      地下部分拟利用加固钟鼓楼基础的机会,建设钟鼓楼博物馆。另外,地下空间还包含停车、餐饮配套等大体量空间。


关键字: 内容标签:鼓楼,胡同,争议,引发,时间,文化,逼走老
下一篇:历史文化名街:让城市更有尊严||上一篇:拜祖大典国际大联播联盟成立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