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Ⅰ号”抢救性发掘工作预计用3个工作季完成(每个工作季约三个月时间),今年4-6月为第一工作季,主要任务是对船载文物的抢救性发掘,第二、三工作季对沉船船体进行考古打捞的工作计划于今明两年陆续开展。
2007年5月25日,位处汕头市南澳县海域的乌屿与官屿之间半潮礁(俗称三点金)发现了一艘古沉船和一批瓷器。经广东省文物鉴定专家鉴定,该船是明代古沉船。今年初,广东省文化厅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决定联合组成“南澳Ⅰ号”考古工作队,共同实施该项考古发掘和保护项目。
“南澳I号”考古队由来自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其他单位的30余名水下考古、文物保护专业人员组成。
考古专家说,沉船上保存有大量的青花瓷器。数量最大的青花大盘直径多在30厘米左右,内壁绘有瑞兽麒麟、富贵牡丹、仕女、书生以及花草等。
记者从汕头边防支队了解到,边防官兵还将继续承担打捞期间的警戒保卫工作。4名云澳边防派出所的官兵将日夜驻守“南天顺”打捞船,为水下文物打捞保驾护航。同时,公安边防摩托艇将在打捞海域执行巡逻警戒,随时驱离靠近的不明船只。
“南澳Ⅰ号”古沉船的发掘被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列为今年“一号工程”,沉船所有船载文物的发掘工作力争在今年上半年完成;随后国家和广东省、汕头市文物部门专家将对沉船的水下稳定状态等因素进行评判,计划用2年左右时间完成船体打捞出水工作。(完)
关键字: 内容标签:南澳,见天,瓷器,明代,考古,发掘,启动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