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位卑未敢忘忧"魏武帝陵"(3)

编辑:秋痕 来源:大河报
 
  定位曹操高陵

    “鲁潜墓志”是在西高穴村西北约500米的旧砖场发现的。

    前去旧砖场的路上,问徐玉超先生:“都说《鲁潜墓志》是你造的假?”

    “哈哈,抬举我了,抬举我了。”徐先生幽默地说,“谁订货,我好接着造假。”

    面对“鲁潜墓志”,盗墓贼开出3万元的高价,徐先生不出手,愣是交给了官方,到现在连一分钱的奖金也没捞到手,不符合交易法则呀。

    站在一个大坑里,脚下是麦苗,四周疑似城墙,徐先生用手一指,说:“就是在这儿发现的。”

    “那是1998年4月23日傍晚,工人放了炮走了;要是他们在,哪会轮到我。”徐先生说,“砖场是我开的。那时还没用推土机,要先放炮,把土炸下来。”

    工人走后,徐先生和一个机修工在工地上转悠,看到一块四四方方的石头滚了出来。

    “用铁丝一刮,嘿,还有字,有‘魏武帝陵’。”徐先生说,“‘魏武帝’咱还是知道的,毛主席不是说‘魏武挥鞭’嘛!‘陵’是啥,咱也懂。一看还几步几步的,感到事儿大了。不是说‘曹操七十二疑冢’,害得全中国人世世代代去猜去找的。你看这事儿,咋就让我碰到了呀!”

    “埋得深不深?”我问。

    “要说炸的断面有七八米,它埋得应当不深,要是深就会被压在底下,不会露出来。可能就在地表,土一滚,露了出来。”徐先生说。

    这事儿传出去,看上“魏武帝陵”的人一拨拨来到家里。徐玉超感到事态严重,就把在外打工、“见过世面”的儿子叫了回来。儿子找到安阳市文物局,向有关人员讲了这事。

    1998年5月14日,墓志移交安阳市文物局保存。

    当然,确定曹操墓位置,只有“鲁潜墓志”是不够的。

    在中国史籍中,唐朝之前,曹操墓只有以西门豹祠等为坐标点的相对位置,李唐宰相李吉甫主编的《元和郡县图志》,首次给出了一个“量化位置”。言及唐代邺县,其云:“故邺城,县东五十步”,是说邺县在曹操邺都之西50步,距离很短,可以忽略不计;言及西门豹祠,其云,“西门豹祠,在县西十五里”;言及曹操墓,其云,“魏武帝西陵,在县西三十里”。

    “鲁潜墓志”出土地西高穴村往东约15里,有丰乐镇村西门豹祠遗址;丰乐镇村西门豹祠遗址往东约15里,是曹操邺都遗址——以此3地为点,画出一条线,近乎直线。

    在唐代,李世民曾拜谒曹操墓。《元和郡县图志》所记曹操墓的“量化位置”,与之前文献所述曹操墓的“相对位置”无不“相合”。

    倘若说《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曹操墓在“西门豹祠西原上”、“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给出的曹操墓是个“相对位置”,画了一个圈;《元和郡县图志》“魏武帝西陵,在(邺)县西三十里”、“西门豹祠,在(邺)县西十五里”,给出的曹操墓是个“量化位置”,标了一条线;那么为“魏武帝陵”标注了几可忽略的多少步的《鲁潜墓志》,给出的曹操墓则是个“点化位置”。

    这个点,就在西高穴村。

    西高穴村2号墓是不是曹操墓,自当穷尽质疑;曹操墓在西高穴村这个点上,已然毋庸置疑。

关键字: 内容标签:忘忧,未敢,魏武
下一篇:政协委员热议春晚:广告植入失败 节目太低俗||上一篇:春晚没有成为往事:是否如委员所说很“低俗”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