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中华5000年 穿越"史记"2009(2)

编辑:秋痕 来源:北京青年报
 
“哦?会是什么情形,请说说看。”

    “六个月前,先生一纸电报,从巴黎飞往北京,引发偌大学潮,”主人脸上漾出一点儿得意的笑,“后来称为五四运动,不过,这不仅是反对《巴黎和约》的爱国风潮,新文化的主张亦借此铺扬渗发,至于全国。先生您知道,他们新派主张的是‘德先生’与‘赛先生’,您这书里,一面对英国巴力门议会制褒扬有加,一面却大谈‘欧洲物质文明的破产’,这个,于一班新潮人马,”我突然想起一句清末白话报上的话:“就有些不贪收了。”

    “然启超非抱残守缺之辈,实因游欧多时,目击神伤,抒之于怀而已,”主人叹了口气,“国内新进,何不能谅我苦心!”

    “岂止当时?我上大学时,先生此书仍是哲学课批判对象,老师每每引书中一段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以此证明守成主义之可笑莫名。”就是因为老师老批判,我对这段话印象最深,索性背了出来。

    主人嘴张得老大,上下又打量我一番,似乎对我来自2009,又相信了几分。半晌才缓缓道:“先不谈启超的议论。阁下自未来到访,彼时民国果已强盛否?抑或积弱若故……世界文明日进,我数千年古国,当不至为外人奴役罢?”

    这九十年的风云,叫我咋能几句话说得清楚?好在答案不会令主人失望。“先生不必担心,中国近三十年与时俱新,已俨然跻身强国之列。就在去年,还在北京举办了奥运,呃,就是世界最大的运动会,那情形,”我猛地想起读过的主人著作,“就像先生在《新中国未来记》开头所述,美国、英国、俄国、日本,都有领袖来贺,其余各国皆有头等钦差代表致敬。先生预言要在上海开的‘大博览会’,明年也确实要在上海召开,真个‘处处有演说坛,日日开讲论会,竟把偌大一个上海,连江北,连吴淞口,连崇明县,都变作博览会场了’,”说到此,从心里觉得任公实在神奇,“先生短短一篇小说,不但预言了创立民国的伟人叫黄克强(主人十分得意地一笑),连上海世博会都早已猜到,真是天才!举行时间,虽比先生猜想的1962年,晚了半个世纪,总算中国已步上富强之路,足以告慰先生了。”

    “那末,彼时华夏社会,一切制度规划,尚有何等不足之处否?”主人听得入迷,不觉将柚木圈椅向我挪动了几步。

    我咬了咬下唇,微喟道:“还是被先生说中了,国力虽日益强盛,但国内贫富悬殊,本来的弱势群体如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外,这两年又添出‘蚁族’一说,大学毕业生收入既低,就业亦不易,怨望日生。先生是亲历者:前清为了变法图强,张之洞与袁世凯力主废科举,距今不过十四年,用意本善,惜无选举良法以代,反而阻滞了社会上下流通之路,人无上进之望,必生怨谤之心。此次五四风潮,以学生代议会,以罢工罢市促外交,后果若何,先生异日自知。即此难题,多少豪杰精英,摸索将近百年,仍久悬无方……先生,您在书中说欧洲当权者‘打着国家旗号谋私人利益’,以致工业国家皆分为‘资本国’和‘劳动国’,九十年后,科技一日千里,知识的积累超越过往所有时代的总和,但文明幸福,似乎仍让人有画饼之叹。”

    哇啦哇啦说了一大堆,好生口渴,端起几上茶杯喝了一口,却是凉的,不免皱了皱眉。

    主人很是抱歉:“煤不够了,除了吃饭时候,热水都是没有的。”

    他笑了笑,站起来,转到书桌前,拿起几页手稿:“我此次欧游,印象最深便是英国的威士敏士达寺,从十一世纪到二十年前,一直添造,一直修补,各时代的款式合冶一炉,居然不感觉有半点儿矛盾。试问我们中国人,可曾有预备一百年后才造成的房子吗?阁下距我不过九十年,在将来的国史教科书上,也不过占上一页半页,算什么呢?着手国民运动,总要打定几代人方有小成的主意。这些话,都写在书里,听你说来,便是九十年后,启超的议论,倒还很不算过时哩!”

    巴黎访客

    ◎杨早

    本次会面带您回到90年前,去拜访一位中国历史的推进者和预言家……是否虚构,静候您的判断。

    “你真是从2009年来的?”他坐在书桌前的圈椅里,一口多年了仍有些生硬的广东官话。

    1919年巴黎近郊的秋色,正如主人所说,“天地肃杀之气,已是到处弥满”,院子里的秋海棠与野菊早已萎黄凋谢,远远的十几株百年合抱的大苦栗树,叶子也几将落尽,剩下几片也是在枝头挣命。照这样看来,全球气候的确在变暖——九十年后的此季在巴黎逛荡,阳光还暖暖怡人,入夜才能感受到塞纳河的冷。加上欧战之后,煤炭供应奇缺,这幢位于白鲁威的小楼还未生起壁炉,冷风一阵阵从窗缝中灌起来。我不禁打了个寒噤。

关键字: 内容标签:史记,中华,穿越
下一篇:《咬文嚼字》明年"补咬"12作家 铁凝等愿当靶子||上一篇:余秋雨真“网遁”?宋祖德更大气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