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人年纪都不大,然而论起辈分来,却个个都是他的叔叔甚至爷爷。史新军长年在外飘零,已经断了后,五个人根据村里其他老人的联合猜测,把史新军的辈分衡定了。反正确认了他比他们都晚上那么一两辈,他们心里都舒了一口浊气。
他们把史新军迎到了宗祠,准备在宗祠外搭个棚子让他住下。棚子估计在冬天到来前能够完工,此前三个月,史新军被特批和衣睡在祭台下。
当天晚上,酒菜过后,五个人和史新军都放心地睡着了。史新军是因为又老又累,那五个族长候选人,则是因为等候和担忧得太久——让史新军这样年纪大学问高的人进村,必然会给全村的管理秩序造成混乱;万一有哪个愣头青,迎头拜倒在他的白胡须下,造反着要读起书来,那么史各庄将不可能延续往日严厉而宁静的农耕生活。读书是对务农最大的破坏,华北平原上的农民都知道这一点。
史新军感激涕零,他称代表全村意志收留了他的五个人为好人。当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史各庄成了好人庄,还被皇帝恩赏为“好人镇”,行政级别暗地里高了半格,此后村长相当于“同知镇”,完全有资格参加知镇的宴会并向他敬酒,甚至可以围观知县欣赏民间美女舞蹈时的风采。
史新军的梦当然不会这样的简编。他花了三个时辰做透了他的梦,并用三百字的篇幅记载下来,这就是后人从史料堆里辑出的《好人梦》一文。在梦里,或者说在记梦文里,史新村编撰了一套好人考试教材,成立了好人培训学校。所有的人只要购买一套教材,背诵下所有试题的答案,就能通过这个学校的考试,就可拿到“好人证”。为了让好人证起到引导所有人成为好人的效果,每半年要重新考试一次。考试的题目,当然是从四书五经里摘出的,史新军据此编了一本通用教材,叫《好人试卷真题及答案》。迎接他的五人管事团成员,是好人学校的校务委员会成员,同时也是好人鉴定委员会的终身委员,没有他们在好人证上的签字,没有任何人能成为好人。
谁也不知道一年后就离开人世并勉强葬进史各庄坟地的史新军,花了多长时间写下了三百字的《好人梦》。这些字句有些用小石头刻在大石头上,有些用砍柴刀刺在湿漉漉的木片上,有些用炭头烙在竹条上,有些用稀释后的血液抹在衣服上——史新军怕疼,一次只能挤出几滴血。没有人知道这些字句的顺序和意思,今天能够看到的三百字,很可能是后代好事者凭空的臆断,甚至是整理者的附会。因为,按照史各庄的庄志和传说,史新军去世的当天晚上,他的临时住宅起了大火,所有能烧的都烧掉了,烧不掉的,也在烟熏火燎之后,看不出任何的字迹和思想。
作者:萨苏
关键字: 内容标签:史记,中华,穿越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