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爱新觉罗氏欲托付皇家古桥 要求不能变卖

编辑:秋痕 来源:新京报
 
残缺的青汉白玉条石七零八落横卧乱草丛中……在通州区白庙一座老宅,汉白玉拱桥满是沧桑。  
  因老宅将要出租,这座清朝时期坐落于燕郊行宫的汉白玉拱桥面临“无处藏身”,原主人、爱新觉罗家族后裔恒铵先生无暇照顾,欲将其托付“他人”。 
  “只要有能力保护它,不管是谁都行,条件是不卖。” 
  桥面一直被埋地下  
  昨日上午9时,记者走进老宅,青砖铺地,假山流水,白玉兰、丁香花撒满院落,假山后便是这座长约12米的汉白玉拱桥。 
  主人爱新觉罗·恒铵先生说,这座桥是家族传下来的,听伯父说1922年皇族的燕郊行宫被拆毁,木料、石料变卖,原坐落在行宫中的汉白玉拱桥由家族后裔花200多大洋购买收藏,一直存放在行宫不远的祖宅,为便于保存,桥面一直被埋地下。 
  “之所以这样摆放,因汉白玉拱桥只能由皇上、皇后行走,连皇子都不能走,所以家里传下规矩。”恒铵先生说。 
  由于埋于地下,汉白玉拱桥免遭战乱,又躲过十年文革。“那时院子中间是走道,两旁土里分别埋着桥身,老人说土上绝不能乱走。”恒铵先生说。 
  收留者不能变卖古桥 
  搬到老宅后,恒铵先生将桥身一分为三,桥上条石和拱形桥面仍埋于地下。 
  恒铵先生介绍,他早年留学奥地利,1999年搬来,近日他决定搬家出租老宅,所以“藏身”古宅的汉白玉拱桥面临无处安放。 
  “这座桥要完好保存,至少得花费数百万,我没这个能力,但希望有能力的人或单位接手。”恒铵先生说,他的要求很简单,首先能建造一处明清宫殿,保护整个桥身,其次不能变卖。 
  他表示,托付后将签订合约,以法律作为保障,至于是否自己收藏或当作旅游景点,他不会干涉。 
  恒铵先生说,无论是否有人接手古桥,他都会尽最大能力保存下去。 
  注:燕郊行宫建于康熙年间,距今约300余年。 
  - 追访 
  国博欢迎各界捐赠 
  对于恒铵先生提出收藏条件,记者咨询了有关文保单位。 
  据北京市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没有实地考察拱桥,无法判定价值。 
  而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说,如恒铵先生向博物馆捐赠拱桥,一般都是先由博物馆征集部门的专业人员进行鉴定,根据其历史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决定是否接受捐赠。目前,国家博物馆所接受的捐赠中,古代部分的捐赠并不多。博物馆方面还非常欢迎社会各界进行捐赠。 (记者 李毅哲 王荟) 

关键字: 内容标签:爱新觉罗,变卖,托付,皇家,古桥
下一篇:美国纪念孔子的背后:表达与中国平等对话的姿态||上一篇:京味剧再登央视一套 《鸽子哨》续写老北京故事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