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济源新发现清代"义学"校址 部分房屋仍保存完整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济源10月22日电 济源市文物普查队日前在该济源市邵原镇郝坡村新发现并登记一所清代“义学”校址和一通民国四年的“义学”碑。

    据了解,郝坡村的秦家祠堂就是清代的“义学”校舍。该校舍坐北面南,占地约2000平方米,现存主房和东西厢房各3座。该校舍从清代一直沿用到20世纪70年代,至今部分房屋仍保存完整。该清代“义学”校址及民国“义学”碑就位于邵原镇东阳河西岸的郝坡村内。现存放于秦家大院东侧,碑高85厘米、宽41厘米、厚12厘米,为青石质,圆首。

    从石碑的正面可以清楚地看到“义学”楷体的碑额,碑文楷书,6行,共190字。碑体文字清晰,保存完好。据普查队员初辨,碑文大意是:在清初康熙年间,邵原镇郝坡村秦宗程因乏子无后,将其家产奉献于秦家祠堂并兴办“义学”教育。民国四年,又有秦伯珣乐善好施,将自家全部积蓄补贴到学校,与宗程家产一并用于兴办“义学”。秦家人特撰文立碑,名曰“义学碑”。300余年的“义学”在秦氏历代族人的捐助下延续的历史,从中可以看出秦氏一族兴学重教的优良传统,从这所“义学”中走出了数以千计的优秀学子。

    这所清代“义学”校址及民国“义学碑”的发现,对研究古代邵州乃至济源地方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关键字: 内容标签:济源,义学,校址,清代,新发现,保存,完整,房屋
下一篇:买经典淘旧书看展览 北京秋季书市成文化大集||上一篇:文物流失致历史无法完整展现 被掠文物应被归还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