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冯骥才首招非遗博士 要求具有责任感和文化情怀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新闻网
 

 
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进行分组讨论,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参加文艺界小组讨论时谈文化遗产抢救。中新社发傅丹丹摄

    中新社天津九月二十一日电  记者二十一日从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获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务院参事冯骥才,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身份,招收的首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博士研究生,已办理手续,顺利入学。

    冯骥才表示,做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博士生,除了应具备一定专业知识、能力外,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情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势严峻、条件艰苦,需要我们拿出莫大的勇气和饱满的激情,需要我们用全部的心去工作。

    冯骥才说,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我们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而相应的学科建设还不完善。没有理论支撑和学科支持,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能会陷入盲目、非理性或者不自觉。我们学院从建院至今,一直是‘兵分两路’;一部分人专门从事学科建设,一部分人做田野普查工作。学院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已存录了从田野普查中获得的数百万字的文字资料、几十万张图片资料、几千小时的录音资料和影像资料;这是我们的优势。二0一0年是学院建院五周年,希望能够向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关键字: 内容标签:责任感,情怀,博士,冯骥才,文化,首招非遗
下一篇:一位作家眼中的别样张学良:成功的失败者||上一篇:最完整的李白世系宗谱现身南陵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