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丰十年建成的古道关卡
意外发现“夕阳古道”
天星寺镇芙蓉村石河社陈升明,世代务农,天天踩着家门前条石路上山割草,下地挑肥,已走过了62年。直到今年3月的一天,意外终于出现。“当时几个人刨开路边树枝丫,突然开始惊叫唤……”半年过去,陈依然记得。
天星寺镇文化干部姚述鑫说,那是考古队。文物部门对该镇境内的条石古道一直感兴趣,那天再次考察,隐约看到路边石壁上人工雕刻痕迹。他拨开枝丫,似有刻字,大家戳开石壁重重青苔和泥沙,赫然现出“夕阳古道”几个大字。
9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芙蓉村,脚下条石路依山就势,遇河搭桥,宽有两米,窄不到一米,大多被荒草掩盖。而长期被人畜践踏的部分条石路,光滑异常,中间凹陷,低于两端达三四厘米,马蹄印迹清晰可辨。
记者拨开路边石壁遮掩的枝丫,现出“夕阳古道”四个大字。虽字体部分已风化,仍苍劲有力,古朴凝重,字体刻进石壁约两三厘米。姚述鑫说,国家历次文物普查,都没发现“夕阳古道”题刻。此次纯属意外。
108座关卡今有13座
“夕阳古道”题刻现身,引起文管所重视,经长时间考古勘察,又有了惊人发现。
专家发现,蜿蜒曲折的夕阳古道,竟连着一片古道网。网中各条古道,有的顺着村里的小溪石河走,有的顺着山梁走,有的顺着沟槽走……姚述鑫说,解放后道路改建,村民建房取石,古道被毁掉不少,但天星寺镇至今保存完好的条石道,依然存有数十公里。
考古队员接着发现,每处古道入口和出口,就有一道关卡或留着关卡遗迹。关卡由巨石构筑,形若城门。姚述鑫带记者看到其中保留完好的观音岩关卡。卡子建在悬崖上,仅一条小路曲折通往山脚。城门高约4米,厚达两米,气势恢宏。城门转轴插孔粗如大碗,深有20厘米,门洞石头上阴刻“咸丰十年十二月十六日动工,共用钱六十二千文”等字样。
姚述鑫说,考证统计全镇修筑的石关卡共108座,至今完好的古关卡仍有13座。当地老人回忆,关卡附近当初还建有守关的碉楼,卡门前设有佛龛和茶摊。
关键字: 内容标签:巴南,重庆,古道,繁荣,见证,贸易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