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学者感叹傍上易中天三个字出让赚来大笔钱

编辑:秋痕 来源:北京青年报
 
昨日,易中天2002年写就的一部中篇小说,由《士兵突击》制作方、华谊兄弟天意影视公司签下了影视改编权。小说《高高的树上》最初发表于《小说界》杂志,辛辣嘲讽了“学术泡沫”。“所谓‘学术泡沫’,就是‘认真地扯淡’。有些所谓‘学者’,为了拿到课题费、当上博导,不惜去研究一些‘伪问题’。泡沫泛滥,是灾难。”

  在这部诞生于“如日中天”前的小说里,易中天刻画了留学美国的博导高步诚,他为求功名创立了“我想高兴所以我高兴”的“高兴学”,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闹剧。易中天称,当下学术界有必要直面“为何而学术”这一问题,否则无以根治“学术腐败”。“为何而学术?第一,传承文化;第二,解决问题;第三,启迪智慧。”

  但在易中天看来,“今天,有太多人打着学术的旗号‘反学术’,打着文化规范的旗号,践踏文化规范。有的学术,不关乎继承,不关乎批判,不关乎普及,看上去像创新,但实际上‘没事找事儿’。不是为了社会的实际需要,或者解决现实生活存在的真问题,而是为了完成数量上的研究任务。”

  易中天称,2002年之所以写下中篇小说,是因为自己看了青岛社科院研究员杨曾宪的小品文《“高兴学”兴衰纪略》,该文提及的“学术泡沫”让易中天深有同感。在与杨曾宪就“高兴学”概念签署“使用许可”后,易中天创作了小说《高高的树上》。“我加入了学术腐败和官场斗争上的内容。”

  据介绍,影视改编权转让所得,由易中天和杨曾宪两人分享。就具体数目,影视制作方和易中天都不予透露。但杨曾宪告诉记者:“我今年60岁,学术生涯30年,写了两部书,一部上世纪60年代已出版,另一部现在也未能出版。而这一切所得,远不及我写下了‘高兴学’这三个字来得容易。”谈及《高高的树上》这部荒诞得让人发笑的作品,杨曾宪称:“真正的喜剧背后,都是悲剧。”“如今,大量没有价值的东西,被无限放大,从而淹没了有价值的东西。这是灾难。”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大笔,出让,三个字,赚来,感叹,学者,易中天
下一篇:逛上海书展: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上一篇:伟人身后的"红色大姐"卓琳:地震后捐出全部积蓄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