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墓葬中,发现了成都昭觉寺第十一代方丈常明法师的墓。他在潼南禹庙带发修行,并最终在昭觉寺出家20年,退隐后葬在了家乡潼南。从发现情况判断,该墓群并非单纯的僧侣墓葬区,很有可能是信奉佛教的居士死后为了了却毕生心愿和得到佛主的庇护而选择埋入这一墓群。
这表明当时没有很严格的僧俗划分,信奉佛教的居士也能进入僧侣墓地,显示了当时佛教的兴盛。据介绍,佛教于南北朝梁武帝时传入潼南,明末清初,外省移民大量入川,县境内僧侣渐增,寺庙建造尤多。民国时期,县内有寺庙278座,僧侣519人。如今墓群附近大佛寺仍然香火旺盛。
在8号地宫的石台上,出土了木质塔形葬具,这座用于存放骨骼碎片的葬具,虽然已破损成碎片,但散落在石台周围的木塔碎片上,镶嵌的金箔和涂抹的金粉仍保存完好。考古专家表示,以现在的技术能将这座精美的木塔复原,再现它当初的精致工艺。据透露,在木构件上镶嵌金箔和涂抹金粉的装饰工艺显示出主人身份不一般,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关键字: 内容标签:地宫,墓葬,金粉,完好无损,修路,出土,明代,发现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