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受挫
虚幻中寻求满足
重庆市社会心理学会公务员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徐培基,曾专门就公务员喜欢玩游戏的现象做了调查和分析。
“公务员痴迷‘偷菜”等游戏还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徐主任说,公务员的职业前景中充满了太多不确定因素,竞争也相当激烈。因此,很多公务员在现实中的努力,却很难得到立竿见影的成效,他们的职业规划和理想遂屡屡在现实中碰壁,从而产生强烈的职业倦怠感和挫败感。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他们只要花了心思和时间,就必定会得到大笔的“虚拟财富”和相应的“社会地位”,“所以,很多公务员沉迷于开心网,以此寻找满足感。而广大都市白领沉迷开心网里偷菜等游戏,其实与公务员们痴迷的原因一致。”
徐培基说,网络带给网迷们的财富、荣誉和乐趣毕竟都是虚幻的,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所以大家不要过分依赖其带来的短暂快感,否则到时会产生更强烈的挫败感与空虚感。”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蔡敏告诉记者,偷菜、抢车位等游戏,在一个时期或某个阶段可以满足人们普遍的某种心理需求,譬如成就感或好奇心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心理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游戏的吸引力将相应转变,偷菜等网络游戏的生命力不会长久。因此,大家没必要把它们视作洪水猛兽。”蔡院长建议大家用一颗平常心对待网络游戏中的“偷”行为,不必过分担忧。
心理学家
如若沉溺
会加深生活孤独感
西南大学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主任王浩认为,偷菜游戏的疯狂背后,其实是虚拟游戏所带来的一种压力释放。现代都市中,白领们的生活、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大家在虚拟网络以一种不被现实社会认可的方式娱乐,在享受刺激的快感中缓解和释放压力,还满足了人们的某种好奇心和占有欲。因为“偷”在网络中是不犯法的,大家可以将现实中的压力、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通过“偷”进行安全地发泄,“从这个层面上说,偷菜游戏对白领的身心健康有好处”。
王主任很能理解“乖乖女”钱晶的疯狂举动。他说,在网上偷菜偷得最疯狂的往往是生活里的好好先生和温柔淑女,“正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太守规矩、太压抑自己了,所以需要在虚拟世界中释放压力”。而偷菜游戏等便于操作,也不会伤害到他人,遂被众多市民追捧。
同时,王主任提醒市民切勿过度沉迷于“偷菜”等网络游戏中。他认为目前很多市民在“偷菜”等游戏中无法自拔,主要原因是错把游戏和现实混淆在一起,甚至是在故意逃避现实。此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虚拟社交依赖症”。比如姚飞因为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偷菜”上,反而忽视了现实中的朋友,不仅降低人们处理对现实问题的能力,也影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建立正常、融洽的社交关系。“长期迷恋游戏中的交往,大家反而在现实生活中越发封闭自己,最终在现实生活中会感到越发压抑,从而加深现实的孤独感”。
新闻面对面
腾讯劝用户适度娱乐
据腾讯公司经理专线客服人员吴先生介绍,“开心农场”的市场定位主要是面向16岁到25岁的年轻人。公司在QQ空间上推出“开心农场”游戏时并未预料到玩家们反应会如此强烈。而注册“开心网”的用户已达到3000多万,数量仍在呈成倍递增趋势。以下是本报记者与腾讯公司管理人员carrie关于“开心农场”发展状况的对话。
记者:请问目前全国在QQ空间“开心农场”的用户是多少人?重庆用户又有多少呢?
腾讯:公司用户相关数据属于商业机密,不便透露。但“开心农场”实际用户,远远超过了预想的最佳状态。
记者:“开心农场”用户主要集中在哪个年龄段、哪个群体?
腾讯:针对所有QQ空间用户,其中23~25岁之间的年轻上班群体占比较大。
记者:对“开心农场”的“粉丝”们有没有要转达的?
腾讯:希望所有用户都适度娱乐、健康网游,不要过度沉迷游戏中而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网友评论
■发现周围的人到处都在谈开心网,很不解,觉得虚假的东西有什么好玩呢?后来想想,也许是现实中没办法满足的愿望都能在这里满足,便释然了,因为在现实中能成为精英或者说能真正实现物质精神满足的人毕竟是少数。——网易匿名网友
■人要学会控制自己,不管玩什么要有适度,过于入迷,有害于身心健康。该工作的时候还是好好工作,什么网啊,什么游戏啊,偶尔去玩玩就好。有空还是陪着家人去郊外玩玩踏踏春,比较有益身心健康。
——网友“快乐去飞”
■每样东西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因为吃饭有可能噎着就不吃饭吧。玩开心网只是一种娱乐,放松的方式,难道没了开心网,上班就没人玩游戏了?游戏是死的,人是活的,看你怎么对待。
——网友“清水煮三国”
■喜欢玩开心网,喜欢种菜和养猪,很放松。那种耕地、播种、浇水、除草、收获的感觉很好。高压的工作,冰冷的水泥高楼令人很压抑,只能回归到虚拟的自然,有自己的房子和菜地,真想有一个真实的生态园,可是很遥远。——搜狐匿名网友
关键字: 内容标签:浅析,唐朝,中印,交往,文化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