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古建测绘研究基地落户正定 文物从此有户口

编辑:秋痕 来源:燕赵晚报
 
昨天,天津大学“中国古建筑测绘研究正定基地”揭牌,它也是国内首个古建测绘研究基地。     

    【内幕】      

    正定古建魅力大

    “正定古建首屈一指。”在谈到为何选择正定作为古建测绘研究基地时,诸多省内外专家众口一词地给出了答案。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荣大为称正定古建的价值不言而喻:“正定有国保单位8处就足以说明问题。”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透露,正定成为国内古建测绘研究基地是多方面促成的结果,“具体原因有三个,一是正定的代表性古建比较多,各个时期、各个类型的都有,价值很高;二是正定古建保护研究基础较好,古建保存状态较好,历史信息完整,真实性好;三是正定百姓文保意识较好。”已经带领学生们在正定工作了数月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葱表示:“正定很了不起,中国元代以前的建筑一共就100多座,正定就有好多,大佛寺的摩尼殿、开元寺的钟楼等等都是很早期的。”      

    【测绘】      

    为正定文物“上户口”

    昨天上午,在摩尼殿门前的石头香炉上,技术人员正在往上面贴黑底带白的圆形小贴片,这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他告诉记者他手中的贴片叫定位贴片:“也叫反光片,用它做坐标点,起定位作用。贴完之后经过仪器扫描就能从电脑上显示出来,也就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他透露此次在正定的测绘运用了GPS定位、三维激光扫描等现代技术手段,还有测绘和拓样等传统手法,“要给每座古建从里到外进行全方位记录,包括它的地理位置、建筑手法和材料等等。”

    在隆兴寺东配殿里,记者参观了天津大学测绘成果展,展出的图片有大量三维立体图,还有大量二维效果图与详尽的文字资料,吴葱教授透露:“国家文物局将古建测绘科研重点研究基地设在我们学校,古建文物的鉴定测绘研究归我们,目前我们正在开发一个信息管理系统,将来在正定的测绘成果都会收到这个系统里边,供大家查询。此次我们不光给正定古建建立了电子档案,还建立了文本档案,等于是为这些古建文物上了一个电子‘户口’。我们已经做了一个月,还有两天就结束了,下一步把它整合到信息管理系统里,把所有的测绘图和相关照片,最终整理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去。”据悉,一个月内天津大学的200名师生,已经完成了对正定的16处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建筑的测绘。      

    【意义】      

    有望为古建测绘做示范

    中国古建测绘研究基地的建立究竟意义何在?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表示,如今各地都很注重古建研究:“河北就在着手对重要古建分批进行测绘,取得科学完备的数据,形成完备资料。测绘的意义不言而喻,谁也不能保证古建不会遭遇灾难,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可以按照测绘数据进行维修和保护,像以前梁思成先生在正定做过的测绘就是进行古建维修的重要依据。”荣大为告诉记者,建国后古建维修成效卓著,但古建维修研究比较薄弱。“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强古建本身的研究,包括其价值和测绘,还有文化内涵等,如今天津大学‘中国古建测绘研究正定基地’成立,对于古建研究和保护意义重大,是规范和加强古建测绘研究的重要一步。”专家们也表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在正定进行的古建测绘手段和方法,有望在全国推广,起到示范作用。

关键字: 内容标签:正定,测绘,户口,文物,落户,研究基地
下一篇:李敖自爆曾有17岁情妇 因前列腺手术分手(图)||上一篇:十堰竹山村民家发现张之洞题匾 湖北极少见(图)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