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一个时代三个"活宝":郭德纲 小沈阳 周立波(1)

编辑:秋痕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当红海派清口周立波。 中新社发 潘索菲 摄
 

 
资料图:小沈阳。 中新社发 平白 摄
 

 
资料图:郭德纲。 中新社发 吴峻 摄
 
他们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他们是近十年来一个新文化群体,他们是代表性人物,他们有不同的路径进入公众视野,但他们更属于民间,他们都给人以欢笑,但却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郭德纲笑得有些痞气、小沈阳笑得有些土俗、周立波笑得有些发嗲,这是他们笑的一面,而他们还有另一面的笑:郭德纲笑得有些豪爽、小沈阳笑得有些欢快、周立波笑得有些雅趣。

    幸福有些抽象,快乐应该发自内心,但笑,却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获取。笑成为相声小品追求的硬道理。

    十年来,中国最引人注目的笑星,当属郭德纲、小沈阳与“海派清口”首创人周立波。对三个人的身世与入道路径、表演特色进行比较,也许能激发我们某些有趣的话题。

    郭德纲不在天津占码头,却在北京混天桥,这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天津的码头太小,天津的文化场太窄,郭德纲只身来北京天桥闯江湖,北京应该占领天桥的人们去哪儿了?

    通过百度,我们看到这样一份郭德纲简历:1973年生于天津,自幼酷爱民间艺术。8岁投身艺坛,先拜评书前辈高庆海学习评书,后曾跟随相声名家常宝丰学相声,曾受到多位相声名家的指点、传授。其间又潜心学习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姊妹剧种,辗转于梨园,兼工文丑与铜锤行当。


关键字: 内容标签:活宝,时代,郭德纲,沈阳,周立波
下一篇:昔日重庆名片如今奄奄一息 “小三峡”亟待挽救||上一篇:揭秘马王堆背后故事:"房中术"被日本人先发表了(2)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