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这是一座有300多年历史的古庙吗?”昨日,在庄河老庙岭地区的两排破旧房屋前,庄河文体局文化科科长张德君颇为感叹。张德君所说的古庙是指始建于明崇祯4年(1631年)的兴隆寺,它曾经作为庄河地区121处庙宇的核心和东北、山东乃至天津等地文人交流的中心,见证了那个时期庄河地区的繁盛。然而,如今,它只剩下了两排旧房子。“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筹划重新修建兴隆寺,具体事项正在研究当中。”张德君欣慰地说。
如今只剩两排旧屋
在张德君的引领下,记者找到了兴隆寺遗址——那两排破旧房屋,然而,虽然历经岁月沧桑,但那些黑瓦红墙的房子仍然保存些许旧貌,让人可以辨认出它曾是座庙宇。“这些房子曾经被当做仓库和车间。前几年还维修过,有的旧貌没有保留下来。”张德君一边遗憾,一边赞叹棚顶裸露出来的粗壮木柁。
据张德君介绍,老庙岭曾被称为天秤山,在明朝崇祯4年时,有人在天秤山上修建了一座关帝庙。清雍正4年(1726年)关帝庙拆除改造,建起了兴隆寺。如今剩下的遗址,是兴隆寺的一部分。“在兴隆寺里发现过一块石碑,它记载了这座古庙的历史,有关部门曾经将石碑的内容进行过详细记录。”张德君说。
曾是文人交流中心
根据《庄河县志》记载,到1934年时,兴隆寺拥有房屋34间,不仅有关帝庙,还有佛殿、斋室、禅室、私塾、客房、库房等;伪满初期,有人在庄河与岫岩交界处的地下挖出“古佛铁质罗汉十八尊,韦驮一尊”,也运至该寺;1921年,兴隆寺正式创办小学,向社会招生50余名,由寺庙年付银元300元;1947年,土改运动时,兴隆寺被部分拆除,只留有禅房14间,并被当地企业占用。
张德君说,经过调查了解,在20世纪初期,全庄河有121处庙宇,其中兴隆寺规模最大,威望最高,是庙宇的中心。而且,该处还是文人交流的中心,来自东北三省、山东、天津等地的文人经常聚在兴隆寺,吟诗作赋,切磋学问。
近期有望获得重建
“我小时候,曾经目睹过兴隆寺的风采,当时兴隆寺门口有石阶,两侧是几人合抱粗的银杏树。门口正对的是一个大殿,中间的院内种着牡丹,还用水缸里种着荷花。”周边一些老人回忆说。
“如果能把兴隆寺恢复到从前的样子,那该多热闹呀,而且,也会促进庄河地区的旅游发展。”当地很多居民希望能够恢复兴隆寺的旧貌,并将其作为一处旅游文化景点。
对此,张德君表示,现在,兴隆寺遗址已划为庄河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保护范围,指定了保护人员,每年要投入一定资金加以保护。另外,最近,庄河市有关领导正计划要重建兴隆寺,但估计要几千万元资金。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研究策划中。
关键字: 内容标签:庄河,古庙,明代,山中,始建于,隐藏,明崇祯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