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的“不完全记忆”
“四明公所”遗址:
现址:黄浦区人民路淮海路交汇处
往昔:始建于1797年(嘉庆二年),由在沪宁波商人筹款并购得上海县城外西北侧紧邻护城河处的30余亩土地,用作宁波同乡会馆及公坟。1802年,加造一座关帝庙,并正式取名为“四明公所”。而后随着在沪宁波人数激增,“四明公所”发展成为上海势力最强的同乡公馆。
1873年,法租界当局认为“四明公所”占地甚广,要求迁出,被公所拒绝后,矛盾激化,法方利用武力镇压,发生暴力流血事件。1898年,法租界当局不顾前约又谋扩张,征收“四明公所”地产,伤及无辜无数,制造了第二次“四明公所事件”。
民国后,在沪的宁波人另建同乡会及同业公会等组织,“四明公所”内设学校等,原坟山、丙舍迁出,改建为市房。上世纪50年代,仅存“四明公所”门头、戏台、大厅、二厅以及大量碑石,由人民路第二小学和幼儿园等单位使用。上世纪80年代初,学校、幼儿园等为造新舍,将戏台、大厅等建筑拆迁,移建至青浦淀山湖大观园。仅存“四明公所”门楼。
变迁:现今保存的红砖古门楼式的“四明公所”遗址,成为上海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扩张租界光荣斗争史的见证。在1998年筹建中国人寿大厦时,仅存的门楼被整体平移23米,而西侧新设计建造的屏风状玻璃设置,与邻接的人寿大厦高楼的玻璃质感交相呼应。
上海音乐厅
现址:黄浦区延安东路523号
往昔:始建于1930年,原名南京大戏院,是上海第一家放映外国影片的戏院,建筑属于上海地区少有的欧洲传统风格。1949年改名为北京电影院,1959年再更名为上海音乐厅至今,成为专业的音乐演奏场所。
变迁:因地铁8号线的规划路线经过旧址,周边嘈杂的环境又对这座已届高龄的近代建筑构成现实的威胁,上海音乐厅于2003年完成向东南方向平移66.46米的动迁之旅。在平移后的修缮工程中,根据原来的设计风格,上海音乐厅新增的外立面得到进一步修饰,其内部在西南两方向新建部分结构,扩大舞台面积,增加地下室和隔音走廊。
花园饭店
现址:卢湾区茂名南路58号
往昔:始建于1903年的德国花园总会,1926年重建成法国巴洛克式别墅,作为法国俱乐部,是法租界高级的社交娱乐场所。建国初期,由上海市体育运动总会使用,为上海市体育馆外场;1953年更名为市政协文化俱乐部。
变迁:上世纪80年代改建时,上海市人民政府与日本野村证券株式会社合作,由野村证券株式会社投资1.28亿美元兴建五星级饭店。在保留法国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同时,予以加固修复,新建34层高楼与老建筑相连。花园饭店作为国际性五星级饭店于1990年正式营业,由日本大仓饭店集团管理。
中环广场
现址:卢湾区淮海中路381号(近淡水路)
往昔:始建于1906年的法国公董局大楼,仿西方复古主义建筑风格。抗战胜利后,改为国民党政府上海特别市社会局局址;解放后,初为上海市教育局局址,后为比乐中学校址。
变迁:20世纪90年代初,淮海中路商业街全线改造时,开发商保存了这一红砖外墙挑高建筑的两层楼,作为中环广场的裙房,不仅保留了立面、内装修的主体构造,还在新、旧建筑间设置了一个设有大型玻璃天幕的中庭,作为新旧建筑之间的过渡。
翠湖天地
现址:黄浦区黄陂南路506弄
往昔:曾经石库门云集的地方。成片的石库门建筑群承载的是当年的砖墙、屋瓦、石库门、里弄。
变迁:2002年,“翠湖天地”一期面世,一跃成为最引人关注的楼盘。石库门的门头被完好保存下来,并作为设计风格的主题词融入建筑中,同时,清水红墙的里弄设计成为高层基座的外饰面。
关键字: 内容标签:返老还童,再利用,申城,保护,建筑,老房,历史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