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国有文艺院团并非“政府文工团”

编辑:秋痕 来源:早报
 

文化部力推国有院团改制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公司等三家文化产业集团7月将挂牌

早报讯 对于国有文艺院团,一度有一种说法是“财政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获奖是根本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欧阳坚近日撰文认为,这种状况已严重阻碍了舞台艺术的繁荣和演艺产业的发展。对国有院团的改革,可以采取“转企一批、保留一批、归并一批、撤销一批”的做法。对那些既没有观众也不具有传承价值的剧种,可以注销院团,人员重新安置。

几乎在同时,文化部披露称,目前文化部正在筹建的中国三大文化产业集团将在7月份正式挂牌,而这三家集团的前身均为国有性质。原中国东方歌舞团转企改制组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公司,原中国文化报社转企改制组建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公司,而原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和中国演出管理中心转企改制组建中国动漫公司。

中国文艺院团的事业体制形成于建国初期,有它的合理性,也确实创作了一批优秀的舞台艺术精品。但欧阳坚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国有事业体制的院团基本上还停留在类似于各级政府部门文工团的阶段,与老百姓的期盼、市场的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不少国有院团举步维艰、陷入困境。民营院团的快速发展,抢占了市场份额,减少了国有院团的生存空间。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国有院团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事实上,在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没有政府包办的文艺院团。凡是发展较好的院团,大都是社会化、民营化的演出团体,主要靠基金会或企业的投资和演出收入来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欧阳坚在文中举例,由爱尔兰舞蹈团创作的《大河之舞》、美国百老汇的《歌剧魅影》和《悲惨世界》、加拿大太阳马戏团创作的节目等,都长演不衰,有的连续演出几十年,总收入达到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

欧阳坚表示,杂技、曲艺、歌舞、话剧、一般戏剧等国有院团要率先加快转企改制的步伐。除新疆、西藏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要确保在今年内至少推动一家国有院团完成转企改制。暂不转企的院团也要把经营部分剥离出来,组建项目公司和经营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为下一步转企改制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宗和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文工团,文艺,政府
下一篇:胡因梦:曾遇到很多复杂男人 和李敖了解两性关系(2)||上一篇:郑渊洁:我的书发行量比金庸高,不和作协玩了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