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西安大遗址保护的探索与实践 促国际间交流合作(3)

编辑:秋痕 来源:西安日报
 
4、发挥大遗址资源优势,加大合理利用工作力度

    2006年10月,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我市在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上举办的《盛典西安》大型文化演出活动取得巨大成功。2008年9月,在汉长安城未央宫前殿遗址上,未央区政府组织了由许多国家代表参加的“世界刘氏宗亲寻宗祭祖活动”,扩大了西安的国际影响。

    5、加强大遗址科研和宣传工作

    西安市委、市政府对大遗址保护问题非常重视,2007年将大遗址的保护利用问题列入市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西安市文物局与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担此课题研究。陈宝根市长和政协于小文副主席在全国两会期间,都提交了关于在西安设立大遗址保护特区的建议和提案,以推动解决西安大遗址保护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此外,文物部门编辑出版了《西安古遗址》、《西安大遗址保护》、《西安文物考古研究》,《西安南郊秦墓》,《龙首原汉墓》,《韩森寨元代壁画墓》、《唐金乡县主墓》等一大批专著,每年都有数十篇学术论文发表。

    加强与各新闻媒体的联系和沟通,从各个角度宣传西安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例如:为迎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第15届大会在西安召开,西安市文物局和西安电视台联合录制了《西安古遗址》的电视片并在黄金时段予以播放;中央电视台和中央其他各大媒体对我市实施的含元殿、桂宫2号宫殿、天坛遗址保护工程也进行了报道等等,进一步扩大了大遗址保护工作的影响。

    三、对西安大遗址保护的探索与实践

    西安大遗址面积大,分布广,随着遗址周边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之间、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显得越来越突出。近年来,西安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总结国内外大遗址保护工作的成功经验,多渠道筹措资金,在大型土遗址的保护方式、方法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经验,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评。

    (一)运用工程手段对遗址进行保护与展示

    对文物来讲,尤其对遗址类文物来说,保护无疑至今为止还是第一位的。随着人们对遗址的认识不断深入,国家财力的不断强大,遗址的展示与利用在文物工作中不断得到强化。2005年以来国家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投入到大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工程之中,而且确定的原则是“侧重本体,展示优先”,这大大促进了遗址类文物的保护与展示的进程。含元殿御道保护展示工程、汉长安城长乐宫4、5号遗址的保护展示工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完成的。

    我们除了在编制法规、加强执法力度、积极开展宣传及强化当地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等政策层面的方法外,还采取了许多工程手段来进行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利用。

    对遗址内地表上还残留的夯土遗迹多进行的围栏保护。这种方式简单易行,对这类遗迹的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典型的如汉长安城遗址的几个城角、天禄阁、石渠阁、未央宫前殿、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西侧通道、大明宫遗址的大福殿、东北城角等。

    对一些建筑基址有一定复原意义的保护与展示:如含元殿遗址、麟德殿遗址;类似这种方式的如桂宫遗址、天坛遗址,这种方式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对发掘出的地下遗址用保护厅进行原貌保护展示:如长乐宫的4、5号遗址、大明宫的砖窑遗址、含光门遗址等。

    这些项目的实施为全国大遗址的保护展示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也给遗址所在地的民众以非常直观的感受,使他们对文物保护的认识更为直接,也激发了当地政府和群众保护文物的积极性。

    (二)引导、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介入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

    在大遗址保护资金问题上,西安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政府为主导,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拓宽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投资渠道,吸引各方资金,鼓励国内外资助和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向大遗址保护利用项目投资,形成政府导向、各方联动、多元投入、有效利用的保护机制。

    1、政府的投入:政府投入是文物保护的主流投入。最大的投入就是大明宫遗址保护改造工程,既使御道、丹凤门等极其重要的遗址得到保护与展示,也从根本上改善了遗址周边居民的居住生活环境。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也在近几年投入约1.4亿元用于阿房宫、汉长安城、大明宫等大遗址的保护工作。

    2、民营企业的参与:结合遗址的具体情况,一些民营企业也利用不同的方式参与到遗址保护中来,如杜陵的万亩生态林、秦阿房宫的上天台遗址和大唐西市遗址保护展示等。

    3、地方政府的投入:如长乐宫4号、5号遗址的保护展示,就是在土地还没被文物部门征用之前,由当地未央区政府和汉城街道办出地、文物部门投资建设的。高新区和曲江新区结合城市街心公园建设,对隋唐长安城西墙和南墙的保护与展示等等。

    4、吸引外资参与:典型的如含元殿遗址先后引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日本政府3000多万元保护了殿基、建设了博物馆和窑址展示厅,为后来的御道拆迁、盛典西安的演出、直到现在准备建设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些保护工程的实施使大遗址的保护管理由单纯的遗址本体保护,转向遗址保护与展示相结合,与环境整治相结合,与旅游景点建设相结合的新阶段,为大遗址的保护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为社会各界进入大遗址保护领域起到一定积极作用,拓宽了大遗址保护的思路,也使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大遗址的保护的行列中,调动了地方政府与群众保护文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减轻了国家的资金压力,不仅保护了遗址本体,也宣传了文物知识,改善了遗址周围环境,并促进了遗址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关键字: 内容标签:西安,遗址,国际间,探索,实践,保护,合作,交流
下一篇:金庸或将加入中国作协 介绍人成为关注焦点||上一篇:山歌悠悠:八旬山歌王十年磨一书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