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石家庄4月25日电 (记者张涛)两只小麋鹿日前先后在河北木兰围场滦河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出生,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麋鹿在木兰皇家猎苑绝迹百年后首次在这里产子。
此次顺利产下的两只小麋鹿,体重分别为12公斤和11.5公斤,身高在50厘米左右。它们在出生两天后已经能自由地跳跃和奔跑。更可喜的是,另外两只母鹿近日也将生产。
麋鹿由于“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而被俗称为“四不象”,是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动物。100年前的清代,麋鹿曾在木兰围场人工驯养,后来由于大量捕杀而灭绝,仅有少量由于被运到国外而幸存。目前中国繁殖的麋鹿是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总数已经达1300头。
去年10月,由北京南海子麋鹿生态中心在华北地区第一次进行麋鹿迁地保护实验,麋鹿“移居”木兰围场滦河上游自然保护区,这里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山地的交接处,过去是清代的皇家猎苑。与北京地区气候相比,这里冬季持续时间长且气温偏低,最低气温曾一度达负30摄氏度。
麋鹿来到保护区之后,饲养人员严格按照麋鹿的饲养要求,对麋鹿精心照顾。为了满足它们过冬的能量要求,饲养人员主动根据气温变化来调整精料的投喂量,10只麋鹿经受住了漫长寒冬的考验。
专家原来曾担心,木兰围场的气温偏低,可能会对麋鹿产仔产生不利影响,现在专家总算放下了心。
关键字: 内容标签:木兰,产子,首次,麋鹿,绝迹,河北,皇家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