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祠堂于去年10月底被列入区文物保护控制范围之内,然而祠堂所在的地块早年已被某开发商征用,但拆除行动前并无任何通知,有关部门表示将进一步调查此事件。
“老祖宗的遗产就这样活生生地被破坏掉,真心痛。”几名七八十岁的卫氏族人在废墟旁扼腕叹息。记者赶到现场时看到,昔日古色古香的古祠堂,如今剩下一个框架,屋顶瓦片已一块不留,而最具古民居特色的“锅耳”已经被勾机铲平,红山岩柱子被打断,数米长的几十根东京木横梁躺在地上,走进祠堂,满地都是破碎的瓦片。
“破坏了就很难再复原。”闻讯赶来的广州博物馆历史专家崔志民面对一片颓垣败瓦,发出慨叹。曾多次参与广州市古民居普查的崔志民告诉记者,根据六年前他对该祠堂的考究,这座两进祠堂第二进稍高,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建筑,其中一根横梁上刻着“康熙七年重修”字样,第一进稍矮的建筑年份比前一座宗祠还要久远,有着多处明显的明清时期建筑特征。包括红山岩八角柱、莲花状斗拱、龙凤雕花等,手工十分考究。
“我们一般见到的瓦面铺设是直线的,而这座祠堂的素色瓦片,有着明代建筑风格特有的曲线,这个建筑曲线很有流线型,比较罕见。还有一种构建有着弯曲的花纹,像‘水滴’一样垂在顶部,这也是明末的特产。这样典型的明代建筑在市区很少见,很有保存价值。可惜现在却变成一堆‘破烂’了。”崔志民对记者说。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一座,广州,明代,拆除,自发,强行,村民,守护,古祠被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