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昨天下午,从皇姑区工会大厦附近一间很小的教室内,突然传出了孩子们集体朗读《论语》的声音。这些孩子在干啥呢?记者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们正在这间民办国学班里学习《论语》。记者经过进一步采访得知,就在补习英语热、奥数热渐渐走下坡路的时候,一股补习“四书五经”热正在沈城悄然升温。那么,为什么家长和孩子这么热衷“四书五经”呢?对此,记者昨日展开了深入调查。
家长跟孩子共同学
“四书五经”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在于几乎无人不知“四书五经”,而陌生在于很少有人对“四书五经”了如指掌,更甭提活学活用了。所以,当很多家长陪孩子去听完一堂国学课后,就会发现不仅孩子需要学习国学,而且自己同样也需要学习国学。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皇姑区工会大厦附近一个补课班看到,尽管这里只有6个年仅七八岁的小学生在听老师讲《论语》,但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孩子们的家长竟然聚精会神地默默做着记录。一位姓赵的家长告诉记者,“咱上学的时候也没学过《论语》呀,这回陪孩子来听课后,发现《论语》真不愧是百科全书,里面的内容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太有用了!这次就借机会,让自己从头学习一遍吧!”
孩子没把国学当负担
现在的孩子课业负担已经很重,再让他们去学习国学,他们会不会拒绝呢?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尽管无法完全理解《论语》中的内容,但他们很少有像学习英语、奥数等学科的厌学现象。
记者昨天随机问了6名正在学习《论语》的学生,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道:“挺好玩的。”一名刚上二年级的小男生顽皮地跟记者说:“我是班里学得最好的,现在能把《论语》13篇全背下来了!”
学三个月就有变化
众所周和,沈城不少中小学校已开设了国学课,尤其是皇姑区宁山路小学等几所开展比较好的学校里,学生家长们已经发现自己的孩子越来越懂事了,尝到甜头的家长纷纷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要想让孩子懂事,必须得去学习国学”。那些还没有开展国学教育的学校,学生的家长就自发地把孩子送到补课班去学“四书五经”。“我儿子已经学《论语》三个多月了,这段时间变化非常大,尤其是开始替别人着想了,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补课班郭老师认为,“一个学生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学三个月时间,家长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身上的变化,最起码的变化就是心中有他人了。同时,记忆力与理解力也要比以前有所提高。”
4—13岁最适合学国学
据了解,4岁至13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理解能力薄弱,依赖父母之处尚多,心性纯净,正是一生当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已经从事近三年国学教育的郭老师认为,“这期间,让孩子学习国学,可以充分发挥其记忆力的特长,并趁他心性纯净时,让他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毕竟,国学的价值能帮助他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而长期的古文学习,可以养成他阅读古文的能力,并开阔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
应扶持民办国学班
对于正在沈阳兴起的国学热,沈阳籍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曾于去年年底专门做过深入调研,并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特地提交了一份关于《建议中小学生开设国学课》的提案。在提案中,冯世良不但建议教育部要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校开设国学课,还建议应该从政策上扶持民办国学班。
关键字: 内容标签:国学,兴起,沈城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