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上海戏剧学院、香港影话戏剧团、香港剧场空间剧团、台北国光剧团、澳门演艺学院的演出,呈现了华文戏剧活泼与探索的特质与魅力。地域性,语言特色,内容的选择与风格的把握,华文戏剧奋进的身姿一一打开。
几台剧目,内容形式虽然各异其趣,但生存状态与人文情怀,人对自身的审视与对当代人生的思考得到共同关注。尤其是独角戏成为主角——《欧兰朵》、《粉红天使》,以及近似独角戏的《独坐婚姻介绍所》,抵近总体剧目的“半壁江山”, 戏剧人的探索精神彰显,求新求变的艺术理想、彼此的支撑与借鉴给人以温暖的力量。
与往届一样, 华文戏剧节由剧场演出和学术研讨两部分组成。学术研讨为重头戏。本次研讨的主题被设定为“华文戏剧的跨文化对话”,并以“展望未来发展”为重心,对华文戏剧的创作危机与转机予以重点关注。与会学者对华文戏剧的创作前景深表忧虑:好剧本稀缺,好的剧作家难找,舞台形式推陈出新不尽如人意。同时,“华文戏剧节”本身的持续也存在危机:各地的认同程度、组织运作程序尚待明确与统一。当下正值全球经济危机。自身的困境与经济危机巨大压力的双重“逼迫”,华文戏剧若求发展,必须正视危机,探讨转机,深谋远虑,从长计议。
《戏剧·文化经济·政府——对大陆所谓剧团困境的思考》、《危机、转机中的戏剧思辨》、《京剧与话剧形式的跨界媒合》等40多篇论文,对华文戏剧的创演危机、未来发展, 各陈己见,相互启迪。如何将戏剧的命运放在文化经济的背景下观察;戏剧究竟应该主“情”还是主“理”;传统与现代怎样融合才能带来新的活力……一次次“对话”,激情与宽容相撞相拥,折射出同一文化母体,取长补短,求同存异,文化交流之路越走越宽的身影。 华文戏剧节已走过13年,成为台、港、澳及内地文化交流的平台,日益受到世界各地华文戏剧工作者和华语人群重视,也成为炎黄子孙加强沟通、理解、合作,探讨戏剧发展、振兴中华文化的园地。本届戏剧节吸引了马来西亚、德国的戏剧界人士参与。戏剧节由台北文化局、台北中华戏剧学会主办。
关键字: 内容标签:瞻望,台北,点亮,戏剧,粉红,对话,天使,华文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