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英国归还1500件阿富汗流失文物

编辑:Jina 来源:南方周末
 

2月17日,一架红十字会的飞机缓缓降落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机场,1500多件,重3.4吨的阿富汗流失文物得以重归故里。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馆长奥马拉·汗·马苏迪(Omara Khan Masoudi)感慨万千——经过一年多的艰苦斡旋,这些流失在外的“孩子”终于回家了。


遗产每天都在流失


据《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y )杂志报道,这批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英国红十字会等多方斡旋下,得以回归阿富汗的珍宝包括镀金的青铜片,古代铸币以及数千年历史的石雕,它们是过去六年里,英国政府在伦敦希思罗机场截获的大批文物中的一部分,凝聚了阿富汗上千年的文化精粹,其中最古老的是一件动物石像,拥有约8000年历史。


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阿富汗一直是各种文化和宗教的交汇地,拥有大量来自中国、印度、埃及、罗马、希腊的珍贵文物。但近代,这个曾经的考古天堂却变成了硝烟战场。苏联入侵,长年内战,塔利班发动“文化清洗”,随后美国又发起阿富汗战争。在炮火中,被称为当今世界最伟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巴克特里亚宝藏”下落不明,世界最高的立佛巴米扬佛像更是在塔利班的炸药中灰飞烟灭。


今天,破坏还在继续。阿富汗盗掘和走私文物的现象依然猖獗,犯罪团伙不断把文物走私到巴基斯坦等邻国,再经由希思罗机场这类交通枢纽贩运到全世界。而忙于打击塔利班,财政紧张的阿富汗政府,对此事也力不从心。尽管巴基斯坦的海关检查和执法力度在不断加强,情况并没有明显好转。国家博物馆馆长奥马拉·汗·马苏迪曾无比痛心地说:“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每天都在流失,这就像一种疾病,一点点摧残着这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


追索海外流失文物


这批送还的文物随即被运送至首都喀布尔的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尽管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专家弗雷德里克·希伯特(Fredrik Hiebert)对文物进行核查后认为,这批文物并非来自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而是在阿富汗境内非法挖掘所得。但它们的回归依旧象征了阿富汗在追索海外流失文物之路上的成功一步。


目前,打击盗掘和走私仍然是阿富汗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在过去的三十年战乱中,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超过70%的文物被偷盗和走私出境,在非法挖掘点被盗掘的文物更是不计其数。为了追索海外流失文物,国际博物馆理事会和马苏迪已经合作制定了一份阿富汗流失文物的红色名录(Red List),他们将这份清单分发到博物馆、拍卖行、边界过境点、海关检查站等非法文物贩子云集之地。以此为参照,阿富汗税务和海关总署自2002年起对来自巴基斯坦的旅客进行随机搜查,查获了上千件文物。


在阿富汗文物重返故土的同时,同为文明古国的埃及和希腊也在竭力追索流失文物。埃及政府设立了文物归还管理局,对全世界约40家主要经营文物的网站进行追踪,一旦发现有埃及文物参与拍卖、展览等,会立即联系拥有该文物的机构或个人,要求其出示拥有该文物的合法文件。希腊在追索流失文物时则善于利用外交手段展开斡旋。早在1982年,时任希腊文化部长的墨库里女士就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向英国追索一批雅典卫城大理石雕塑。此后,历任希腊总理经常在各种公开场合向英国索要“帕特农神庙文物”。



关键字: 内容标签:阿富汗,英国,归还,流失,文物
下一篇:46岁农民第五次冲刺高考 成重庆最老考生||上一篇:“80后台商”窜起 在大陆找到“金元宝”(图)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