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正义气场——重观《叶文有话要说》

编辑:Jina 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
 
作者:郝一峰
黑龙江女性频道的《叶文有话要说》已经成为龙广直播的品牌节目。对于它的影响力自不必说,正所谓成绩不说没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对它的诟病也颇具规模,而焦点自然是主持人叶文的极富个人风格的谈话方式,很多人予以犀利辛辣的个性化语 言,有人则干脆以一种咬牙切齿的态度归纳其为粗暴无礼。关于一个典型事件的是非争辩永远都是无结果的,对任何一方意见的执着坚持必然造成意见双方的针锋相对和暴力反诘。笔者曾在光明网撰文提出愚见,肯定了叶文及其谈话节目的睿智,以认同的笔触表达了对这一档节目的支持。不过,伴随着《叶文有话要说》渐渐走下圣坛,成为大众以正常而非新奇的眼光看待的对象之时,尤其是反面效应的愈加扩散,笔者开始反思,并试探着提出一些不一样的看法。

其实,关于叶文及其谈话节目的个性化语言,成为支持者和反对者互相对峙的众矢之的,这里面隐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所有人都是在“以人为本”的对待叶文。通俗一点说,所有人都对叶文这一典型个人给予了不合时宜的期望值,希望叶文像一个绝对公正万能的天平一样衡量“问世间情为何物”这样凝重复杂的主题。笔者本人同样遭遇了这种期望误区,认为叶文是一个能够“断家务事”的清官。因此,支持者认为叶文完全有能力胜任,反对者认为叶文没有资格、没有水平承担家务清官的要职,因此,叶文标志性的辛辣言辞就成为了两派好恶的砝码。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首先要淡化我们对叶文本人的“救世主”一般的要求。就像有的网友认为,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要以听为主。很多打来电话的求助者实际上未必是要真正寻求什么帮助,而就是想将自己的心事以一种匿名的方式宣泄出来,心里会舒服很多。这种观点虽然是以给叶文提意见的方式,但是却点出了谈话类节目的一个重要功能——正义气场营造。

笔者认为,谈话类节目最为可贵的并不是主持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为听众解决什么困难,而恰恰是以电台和节目为平台和纽带,营造一个以匿名来电者、主持人和匿名大众为成员的正义气场,所谓“意在言外”,也就是说,《叶文有话要说》的积极意义并不在叶文与电话另一端的苦难者,而是这一时间段所有听众的参与自觉和良知氛围。世间并不存在绝对真理和真空的正义,因此,任何对此的非理性追寻都能够导致偏激,而我们所能够追求到的真理和正义都是在交往和沟通中确立和完善的,特别是婚姻、家庭和感情问题,都是涉及人伦、社交等人类高级精神活动的沉重复杂话题,其中的真理和正义更是难以轻易凸显和权衡。这岂是叶文这样的凡人区区几句形式逻辑便能够肩负?中国有很多古语力图阐释这种矛盾,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指的就是这种相对性。每个人实际上都是一面之词,都是在叙述一个有利于己的事件。而“三堂会审”、“当面对质”说的是交往和沟通的公开性和透明化可以化解一个复杂事件的不可信性和偏狭成分。笔者做这样的设想。一个事件,由一个人向另一个人陈述,那么这种“一面之词”必然有所隐瞒和保留,而听者再向第三人转述的时候,也会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个人解读”而再次加工改造。以此类推,经过十次“单向转述”之后,当第十个人再循环回到第一个人进行讨论时,原始内容经过十个人的解读和重构已经是复杂得面目全非了。这样,对于一个事件,十个人的看法由于“串联式”的信息获取方式而增加了共识和公理的生成难度,不利于事情的解决。而换一种方法,第一个人向第二个人陈述事件的同时,周围隐藏着八个人在旁听,那么陈述信息就会在第一时间一次性的传播于这十个人之间。这种“并联式”的信息传播方式自然规避了“单向转述”时造成的误解和歧义,增加了一个事件在一群人中的接受可信度和共识可能性。叶文的谈话节目恰恰是在遵循这种效应。当听众打来电话提供一个话题事件,而所有在线听众都处在匿名地位,他们与叶文是同时接收到信息而进行必要的思考,即便每个人的思维方式、立场、观念等都大不相同,但是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的同时性增加了共识生成的可能性,降低了歧义和偏见的出现频率,使得最终的结论更趋向于真理和正义。“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这体现了公开透明的机制对于权力的最佳制衡效果。同样,一个视野公开、大众广泛参与的沟通平台,完全可以营造出祥和、励志、宽容的正义气场,给予求助者以勇气和鼓励,也能够给丑恶以威慑和瓦解。很多热心听众打电话和发短信共同参与讨论某一话题,出谋划策、义愤填膺、循循善诱,这都是正义气场在起作用,而这种正义气场恰恰是叶文以及很多电台谈话类节目可贵之处。当然,这并不是说叶文本人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相较所有收音机前的听众的匿名隐蔽性,叶文属于实名的公众人物,这种真实和公开身份的话语示范可以一定程度上鼓励互相之间原本隔阂陌生的听众,引领他们对于一个共同话题推心置腹,畅所欲言。

经这一角度的重新定位,我们可以将主持人从剑拔弩张的境地释放出来,重新定位其职能和身份。希望这种视角可以挖掘出谈话类节目制作人的良苦用心以及听众对于谈话类节目的最真实体验和参与自觉。当我们认定叶文不是法官,而仅仅是掌管的法庭钥匙的守夜人的时候,我们的民主之路才会真正进入坦途。


关键字: 内容标签:正义,要说,气场,叶文
下一篇:朝鲜举办历史文物展(图)||上一篇:陈昊苏:加强公共外交提升国家形象推动和平发展
分享到
推荐好文